不久前,北京朝陽勁松街道的首城國際小區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10家物業企業負責人組成的參觀團。在近期發布的物業服務紅黑榜單上,他們排名落后,這回是專程來“拜師取經”的。
廣渠路邊,首城國際小區井然有序。整個小區安然靜美,正返青的春草被修剪得相當利落。一踏入樓院,就有參觀者贊嘆:“一般樓齡超過10年,整個小區就很容易暴露出肉眼可見的問題。首城國際建成12年了,能管理得這么好,真的挺不錯!”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這么多物業服務企業之間,多多少少存在競爭關系,他們又是如何湊到一塊兒的呢?
朝陽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個月,朝陽區發布《2021年度住宅物業評分榜》和《一月份12345辦理情況的物業紅黑榜》。“這次參觀團的10家物業企業,在榜單上排名比較靠后,有的企業只靠自身力量,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朝陽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說,物業企業遇到的問題存在共性,經驗可以互相借鑒。因此,他們組織企業赴“紅榜”企業——嘉寶物業參觀取經。
既然都是業內人士,這次參觀自然不會走馬觀花。
“我們每年花幾十萬栽花種樹,可是年年種、年年死,錢花了不少,居民還總怪我們水平差。”某物業公司負責人一眼就看上了這里的樓間綠植:“你們這里的樹怎么就能長得這么壯實?”
“這問題挺普遍,我們在幾年前也犯過愁!”嘉寶物業首城國際項目的負責人趙志剛回答。那時,樓院里的草坪常常枯死、斑禿。“后來我們就反復試驗,發現草坪太嬌貴,尤其在背陰的地方不好養活。種大葉黃楊反倒挺合適,只要勤修剪,黃楊球的景觀效果不比草坪差。”
角落里的貓窩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里頭藏著物業公司“接訴即辦”的故事。嘉寶物業黨支部書記張桂娟介紹,曾有居民投訴,野貓鉆進地下車庫撓車。可當他們要驅趕野貓時,愛貓人士又抗議了。兩邊居民的意見和情緒都要兼顧到,最后物業想出一個兩全的策略:在小區里搭了幾處貓窩,邀貓咪們進去做客,小區從此再沒有惱人的貓患。
隨后,參觀團又去了中水泵房、物業客服中心等地。大家一路看一路問,有稱贊、有對比、有思考。“紅榜企業遇到的問題是我們也常見的,但他們的解決方案是我們沒想到的。用最快的時間、最少的資源解決矛盾,思路值得借鑒。”一位參觀者說。
下一步,朝陽區房管局和物業協會將繼續組織上榜企業互幫互學,并推動設立物業企業信用評級制度,制定獎懲措施。
記者手記
搭平臺讓企業“走出去”
在物業榜單上排名倒數,這讓不少企業的負責人有點兒沮喪。所以在參觀之初,記者也聽到了一些疑問:“每個小區情況不一樣,這次參觀有借鑒意義嗎?”“首城國際的物業費收繳率是98%,我們連一半都收不上來。沒錢,這活兒咋干”……
可一圈兒參觀下來,“紅榜”企業細致、用心的服務,讓每個人都服了氣。
幾年前,朝陽區提出“社區成長伙伴計劃”,顧名思義,即社區之間結成伙伴,分享經驗,共同成長;碰到難解的痼疾,還會有資深社工、治理專家來把脈問診。此次朝陽區房管局搭平臺,讓物業企業有機會“走出去”,互相交流學習,這樣的做法與“社區成長伙伴計劃”可謂異曲同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