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北京3月17日訊(記者 劉美君)據氣象部門預測,自3月16日開始,北京受冷空氣影響,云量增多,夜間西部北部有小雨轉雨夾雪;17日有雨夾雪(山區雪)天氣;18日,最高氣溫僅為5℃左右;19日最低氣溫將降至-3℃。17日,記者從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此次“倒春寒”降溫幅度較大,低溫持續時間相對較長。如何緩解“倒春寒”對種植業、畜牧漁業的影響?北京提出這樣應對。
對于種植業,應及時檢修與加固生產棚室。密切關注降雨降雪情況,老舊溫室或骨架已變形的溫室,要采取支立柱的方式加固以防強降雪造成溫室坍塌。為防積雪造成設施結構損壞,要及時做好棚體積雪清除,且積雪不要堆積在溫室前地腳外側。
做好設施增溫蓄熱保溫。一是備好臨時增溫設備,如電熱(燃油)鼓風機、燃燒塊、浴霸等進行蓄熱;二是在風口、門口設置圍擋、雙層棉簾、搭建“二道幕”等增強保溫;三是采用搭建小拱棚等多層覆蓋措施增強保溫。
做好防雨雪應對,正確揭、放保溫被(草苫)。為防止低溫結冰對設施保溫被(草苫)揭、放造成影響,可用舊棚膜等防水材料覆蓋在保溫被(草苫)上,并做好固定,待雨雪過后去除即可。待天氣放晴時,采用半揭半放的方式,使作物逐步適應強光環境,避免蒸騰過快導致植株萎蔫。
停止灌水施肥,控濕防病。陰雨雪天氣期間,棚內溫度較低,應停止灌水給肥等操作,避免棚內濕度過大,誘發病害。植株葉面噴施甲殼素、海藻酸等葉面肥或水楊酸等生長調節劑,提升其抗低溫能力。雪停后,氣溫允許時進行通風排濕,預防病害發生。
加強苗情監測,做好田間管理。此次雨雪降溫會對冬前“土里捂”小麥和剛出苗的春小麥產生一定影響,這兩類小麥當前植株生長量比較小,葉片比較嫩,降溫對其影響較大。應在雨雪降溫后加強苗情監測,提前做好準備,待氣溫回升后根據墑情和苗情,適當澆水施肥,促進小麥恢復生長。
儲備應急物資,做到安全生產。降水降雪會對物資轉運、生產用水用電造成一定影響,生產者可提前做好物資儲備、從容應對,做到安全生產。
對于畜牧漁業,應提前加固設施,防止短時大量積雪引起災害。采取立支柱、綁支架等方式,加固循環溫室等設施漁業的設施框架,加強覆蓋物的固定,尤其是新建、改擴建豬場等施工單位,要加強現場清理,加固設施設備,消除安全隱患。
做好防風保暖,避免受凍災情。各養殖場確保養殖圈(棚)舍門窗完好,及時修補好門窗,填補好漏風的洞、縫,防止寒風侵襲,應增加電力保溫設備、燃爐增溫設備和防冷風保溫設備(以雛禽幼畜圈舍為重點),確保仔畜雛禽不受凍;加強水產養殖中的升溫和增氧措施,積雪過多,及時安全清除冰面積雪,避免因氣溫驟降和池水缺氧造成漁業經濟損失。
此外,應做好養殖設施、設備、電路等的安全排查工作,防范寒潮、大風天氣引發的各類安全事故。同時,加強防火防風,確保消防安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