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近日,記者從北京市豐臺區了解到,《豐臺區“十四五”時期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研究》(以下簡稱《規劃研究》)正式印發。根據《規劃研究》,未來五年,豐臺區將要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基礎設施牽引、社會治理精細、特色生態文明等七個領域,全面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十三五”期間,豐臺區集體經濟收入穩步增長,農民收入不斷提升。村集體經濟總收入從2016年的120.85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73.95億元,形成了恒泰中心、首匯廣場、中都科技、國數基地等一批樓宇經濟和科技企業孵化基地和以新發地市場、岳各莊市場為代表的龍頭企業以“市場+農戶”的新型產業化經營模式打造農產品供應基地。同時,積極發展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通過市場化運作,已有7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其中成壽寺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是北京市首個投入運營的項目。
在此基礎上,《規劃研究》提出,按照“河東全面收尾、實現均衡的高質量城市化,河西積極推進、探索低密度高品質的城鄉一體化”的總體目標,到2025年,預期實現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年均增長6%左右,農民人均所得年均增長7%左右,實現6個以上村轉居,新增2個星級農業觀光園,運營的集體租賃住房項目達到6個。河東以集聚集群發展實現產業聯動為重點,河西立足綠色生態旅游資源,培育科技研發與文化創意產業,進一步縮小河東、河西區域發展與城市化水平的差距。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豐臺將重點聚焦轉型升級,培育產業可持續新動能。河東地區重點依托首都商務新區、麗澤金融商務區和中關村豐臺園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完善招商引資機制。其中,將積極推進以新發地都市農產品市場、花鄉都市花卉市場為代表的專業市場向綠色化、集約化、智能化方向的改造升級;加快榆樹莊北京國家數字出版基地核心區規劃建設,積極發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和數字出版產業;推動新發地市場轉型升級,實施新發地蔬菜綜合交易樓項目、果品交易樓項目,建設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整合醫療資源,依托天壇醫院和北京口腔醫院,協同發展康復醫療產業和相關配套服務業。
在河東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河西地區依托二七科技園、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中車等重點園區與高新技術企業,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研發、孵化、科技成果轉化和現代服務業;依托南宮溫泉、青龍湖會都、千靈山景區,整合區域旅游資源,培育創新王佐“旅游+”綠色休閑產業;深耕經營“農民豐收節”“南宮溫泉”“油菜花海”等星級園區、農村節慶活動。
此外,“十四五”期間豐臺區還將有序推進果園村、右安門村、西局村、小屯-郭莊子村等13個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總建筑面101.13萬平方米。在基礎設施提升方面,將增強城鄉綜合承載能力,加快軌道交通規劃建設,推動地鐵14號線西延項目,規劃增加河西軌道交通約9.5公里;推進農村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加快河西供水廠建設,新建河西第二水廠,建設完成河西第三水廠等。
《規劃研究》還提出,“十四五”時期,豐臺區將著眼精細治理,完善村黨組織領導鄉村治理的體制機制,探索街道管村和村集體經濟組織體制機制,創新發展基層社會治理,推動城鄉社會體系融合。同時,致力于打造低密度高品質的藍綠空間,依托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建設和盧溝橋國家公園文化區,再現南苑濕地水網,形成濱河綠色生態走廊;依托小龍河、豐草河等實施河道濱水空間景觀提升,建設安全保障措施和慢行系統,滿足市民親水需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