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2022北京新聞中心召開北京生態文明建設專場新聞發布會。圖為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于建華。千龍網記者 陳健男攝
千龍網北京2月15日訊(記者 劉美君)“在冬奧會賽事期間,北京也有很好的空氣質量。”2月15日,2022北京新聞中心召開北京生態文明建設專場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于建華介紹,如今的北京,藍天白云成為常態,2021年PM2.5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
多年來,北京持續聚焦能源、建筑、交通等領域的碳減排,2021年萬元GDP碳強度約為0.41噸,在各省(區、市)中保持最優水平,并比2015年下降28%以上。碳交易成交額超30億元,積極承建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中心。北京的機動車排放結構正在不斷優化,新能源車保有量達50.6萬輛,國五及以上排放標準車輛占比超過70%。
于建華表示,北京市集中開展大氣污染防治以來,已經累計實施了300多項治理措施,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實現了大氣主要污染物濃度持續下降,2004年開始二氧化硫(SO)穩定達標;2019年開始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二氧化氮(NO)持續達標;2021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和臭氧(O)濃度首次同步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各項大氣污染物實現協同改善,北京市空氣質量創歷史最優。
另外,北京強化“兩線三區”的空間管控,生態控制線面積達到73%,其中生態保護紅線超過全市面積的26%。同時推動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目前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工作已經覆蓋延慶區、密云區、門頭溝區、懷柔區、平谷區等五個生態涵養區,并輻射到中心城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