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北京市2020年度體檢統計報告》(簡稱《報告》)發布。在健康體檢中,血脂異常、超重、脂肪肝為高發問題,男性異常檢出率高于女性。
此外,視力不良、身高不足、超重等仍是高招、中招體檢中的突出問題。去年,北京市高招體檢男生平均身高177cm,女生平均身高164cm,較2019年增長1cm。
視力不良居高招、中招體檢異常首位
該報告由北京市體檢中心、北京市體檢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聯合首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編纂,涵蓋了2020年度北京62萬人次專項體檢和353萬人次健康體檢的體檢數據。
《報告》顯示,高招體檢異常指標檢出率排在前五位的為視力不良、身高不足、肥胖、超重、體重過輕,與2019年度相比較,順位排序未發生變化。中招體檢異常指標檢出率前五位為視力不良、肥胖、超重、色覺異常、身高不足。
從高招情況來看,2020年北京市高招體檢中檢出視力不良49442人次,檢出率為89.01%。北京市各區情況中,男生視力不良檢出率高于全市平均線的區為朝陽區、豐臺區、通州區、順義區、門頭溝區、海淀區、密云區、西城區,其中朝陽區檢出率最高;女生視力不良檢出率高于全市平均線的區為朝陽區、豐臺區、密云區、延慶區、房山區、通州區、門頭溝區、順義區,其中朝陽區檢出率最高。
2020年北京市高招體檢,男生平均身高177cm,女生平均身高164cm。較2019年度男、女生身高平均值各增長1cm。其中,男生平均身高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區為密云區、門頭溝區、順義區、大興區、房山區和延慶區;女生平均身高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區為昌平區、門頭溝、順義區和房山區。
2020 年北京市高招體檢男生全市平均超重肥胖率44.46%,較2019年度增長9.68%。檢出率高于全市平均線的共有9個區,分別是石景山區、順義區、平谷區、東城區、門頭溝區、密云區、朝陽區、懷柔區和昌平區;女生全市平均超重肥胖率24.11%,較2019年度增長5.01%。檢出率高于全市平均線的共有11個區,分別是懷柔區、通州區、密云區、大興區、石景山區、平谷區、順義區、房山區、朝陽區、豐臺區和東城區。
體檢異常體征前十位公布,血脂異常、超重、脂肪肝高發
《報告》顯示,北京全年開展健康體檢353萬余人次。
男性異常體征檢出率從高到低的前十位分別是血脂異常、超重、脂肪肝、甲狀腺結節、骨量減少/骨質疏松、血尿酸升高、幽門螺桿菌陽性、肥胖、血壓增高、頸動脈斑塊。
女性為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血脂異常、骨量減少/骨質疏松、超重、痔瘡、幽門螺桿菌陽性、脂肪肝、齲齒、子宮肌瘤。
統計分析顯示,檢出率排名靠前的為血脂異常(男性37.85%,女性27.91%)、超重(男性31.80%,女性19.03%)和脂肪肝(男性29.84,女性14.81%)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相關的危險因素。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血脂異常、超重(肥胖)、高血壓、脂肪肝檢出率一直居高不下,這些機體代謝異常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動脈硬化、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梗死等,是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危險因素。
其中,血脂異常除遺傳因素外,還明顯與飲食及生活方式有關,無論是否進行藥物治療,都必須堅持控制飲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對于血脂異常的個體,需要控制膳食膽固醇攝入,更應限制攝入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大部分餅干、糕點、薯條、土豆片等油炸食品和加工零食。烹調油選擇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欖油等植物油,并調換使用。生活方式干預,推薦堅持規律的中等強度代謝運動,建議每周5-7天、每次30分鐘;嚴格戒煙,限制飲酒;維持健康體重;不熬夜,改善睡眠。
在超重肥胖問題上,建議采用多種干預措施的健康管理方案,主要措施包括膳食指導與飲食行為矯正課程;2周1次的體力活動監測;1周1次的電話訪問,詢問飲食、運動行為與問題解答;1周1次的周記記錄,主要記錄每周飲食和體力活動情況;行為矯正目標(3-2-1-0):“3”代表每天至少吃3拳頭大小的蔬菜,“2”代表每天吃肉不超過2個手掌心大小,“1”代表每天至少10000步的運動量,“0”代表每天不吃含糖零食。
減少體重和腰圍是預防和治療脂肪肝及其合并癥最為重要的治療措施。對于超重、肥胖,以及近期體重增加和“隱性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建議通過健康飲食和加強鍛煉的生活方式糾正不良行為,包括適當控制膳食攝入量、調整膳食結構、避免久坐少動、限制飲酒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