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第二天,北京懷柔區就迎來了寒潮,氣溫出現斷崖式下降,讓人們提前感受到了“三九”的寒冷。12月23日下午16時許,對于懷柔區渤海鎮的村民來說,正是準備做晚飯的時候,然而,南冶村自來水管道卻出現了故障,導致1000余名村民無水可用,真可謂是冬日寒潮來襲,斷水猝不及防。
接到群眾反映后,渤海鎮鎮村兩級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成立搶修小組,渤海鎮主管領導、駐村工作站站長、鎮農辦主任、村兩委干部和專業隊伍第一時間趕至現場,全力排查停水故障,并通過村內廣播的形式,及時告知村民:故障停水,正在緊急搶修,希望村民理解。17時,搶險小組和村干部在全村范圍內,沿著管道分區逐一排查,經過歷經1個小時的排查,終于找到了故障點,經排查,是因天氣寒冷,導致自來水管道爆裂。為不影響村民夜間正常用水,搶修組不畏嚴寒,立即開挖、搶修,僅用4個小時就完成了搶修任務,從而保障了南冶全村村民的正常用水。搶修期間,村“兩委”干部應急到位,宣傳到位,服務到位,得到了全體村民的充分理解,沒有出現一例訴求件,實現了未訴先辦。
“當時,大家一心撲在搶修上,早已忘記了天氣的寒冷,等搶修完了才發現,裹著泥水衣服已凍得有些僵硬了,再加上沒吃飯,連邁步的力氣也沒有了。不過能及時恢復供水,保障村民用水,我們再冷再苦也值了。”村里負責水利工作的工作人員趙振友說到。鎮農辦主任黃德山表示,“冬季氣溫偏低,老舊水管在熱脹冷縮之下很容易爆裂,如遇故障,村民可以第一時間向村鎮報告,我們會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盡快搶修,請大家多支持和理解我們的工作。”
“接訴即辦只有進行時,沒有終止期”,渤海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引導黨員干部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主動發現潛在問題,用心用情用力將問題解決于萌芽,實現干群的良性互動,助推鄉村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武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