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公共服務是促進市場供需匹配、實施就業失業管理、落實就業政策的重要載體。人社部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就業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健全,全國縣(區)以上普遍設立了就業公共服務機構,超過98%的街道、鄉鎮建立了服務窗口,提供登記招聘、登記求職、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創業指導等免費服務。“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對于政府調節市場、幫助困難群體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均等化不足、信息化不強、精準化不夠等問題。”莫榮說。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人社部門將努力打造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業公共服務體系,針對性提供政策咨詢、職業介紹等服務。
推進基本服務均等化。“我們將進一步提升城鄉公共服務能力,打破體制、部門、地域等限制,使勞動者無論來自何方、去哪兒就業和創業,都能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務。”該負責人說。
推進重點群體服務精準化。人社部門將指導各就業公共服務機構根據不同勞動者的自身條件和服務需求,構建精準識別、精細分類、專業指導的服務模式,提供個性化服務措施和解決方案。例如,針對失業人員,加強專項幫扶,完善失業登記、職業介紹、職業技能培訓、生活保障等服務,幫助失業人員盡快就業。
推進服務主體多元化。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各級各類社會組織等力量廣泛深入參與就業服務,探索建立就業服務領域專家、企業家、各行各業專業人士等組成的就業創業服務志愿者團隊,為勞動者多渠道提供專業化服務。
此外,將實施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工程,統籌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就業服務社會組織作用。通過建設一批勞動力市場、人才市場、零工市場,打造就業創業專業人員服務隊伍,著力健全均等化的就業服務制度,提升專業化、智慧化服務能力,努力滿足企業招聘用工需求和勞動者求職就業需求。 (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