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舉辦在即,相關概念股引起空前關注。
“北京冬奧概念股肯定是要關注的。”一位券商從業者告訴時間財經,他主要關注的還是北京地區的旅游相關上市公司。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北京、河北相關區域+配套+冰雪+體育產業均有望受到北京冬奧會的帶動。興業證券也稱,借鑒北京奧運會的經驗,北京冬奧會有多條投資主線,包括基建領域、清潔能源以及環保的投資機會,此外,旅游及體育產業相關個股均值得關注。
國海證券建議重點關注直接受益冬奧會的體育相關個股,以及立足于北京旅游市場的個股。其中立足于北京旅游市場的個股包括大本營位于北京的中青旅(600138.SH)、眾信旅游(002707.SZ)、中國中免(601888.SH)和首旅酒店(600258.SH)等旅行社和酒店類上市公司。
旅游效應顯著
對于北京冬奧會,《中國旅游報》表示,北京2022年冬奧會可以說是中國體育旅游發展的東風、勁風。
在奧運綜合效應中,旅游效應是最直接、最顯著、最持久的。
9月份,北京市文旅局向旅行商發布了三條北京冬奧旅游路線,分別為冰雪京城雙奧之旅、長城腳下生態之旅、京張雪鄉休閑之旅。三條路線展現了不同冬奧賽區的地域特色及文旅資源,為游客和市民提供更多休閑娛樂選項,在冬天也有吃喝玩樂、游覽大好風光的好去處。
北京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楊海濱介紹稱,“將通過總投資額超209.4億元的5個重大項目,充分發揮北京在體育領域“雙奧城市”特色優勢,力爭到2025年打造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體育消費城市。”
OTA(在線旅游)數據顯示,隨著北京冬奧會的臨近,部分OTA平臺“雪景”、“賞雪”相關旅游搜索熱度環比上漲213%,超過2019年的3倍以上。
2021年滑雪季開板后,4成以上游客住宿時間超2晚,國內各大滑雪場周邊酒店的平均入住價格為401元。
拉動周邊市場機會
旅行社方面,近期有投資者向中青旅提問:“北京冬奧運即將到來,古北水鎮景點做好迎來大流量人員的準備了嗎?冬奧運會帶來哪些影響?”
中青旅回復,北京冬奧會預計將拉動華北地區整體旅游熱度,古北水鎮將積極借助這一效應,緊抓周邊市場和機會,盡力推動業務恢復。
據中青旅三季報顯示,古北水鎮景區2021年前三季度累計接待游客122.70萬人次,同比增長68.16%;實現營業收入6.09億元,同比增長68.63%,實現凈利潤9815.94萬元,同比增長172.57%。
中青旅前三季也實現了整體扭虧為盈。今年前三季度中青旅營業收入62.31億元,同比增長34.07%;凈利潤3726.13萬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
需要關注的是,今年9月,張家口市人民政府與中青旅在國內最大的高端雪場集聚地崇禮區舉行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張家口賽區冬奧場館“三場一村”賽后運營以及“文旅賦能鄉村振興”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其中“三場”指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國家冬季兩項中心三個競賽場館,“一村”是張家口冬奧村及冬殘奧村,其中,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是本屆冬奧會的標志性場館,未來將成為北京冬奧會最重要的奧運遺產之一。
根據協議安排,中青旅將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結束后,與張家口市共同承擔“三場一村”區域內的賽后利用工作。這也是中青旅繼打造烏鎮、古北水鎮之后的又一大戰略決策。
盡享盛會紅利
首旅酒店也被問及在北京冬奧會是否有配套酒店,以及場館設施附近是否有酒店配置?首旅酒店董秘回應稱,“公司在北京及河北地區的酒店均可以進行各種商務、旅游、體育活動等接待住宿、商業洽談、大型會議等業務。”
早在2019年,首旅集團、萬豪國際集團、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等10家飯店作為三個賽區的101家接待飯店的代表與北京冬奧組委簽約。
首旅酒店回應稱,截至11月1日,其管理的酒店目前有6家與冬奧組委會簽約,服務于各國冬奧會、冬殘奧會運動員,但后期還會有調整變化的可能。
首旅酒店公開表示,冬奧會對促進國際交往、冬季體育活動和各國文化交流及旅游經濟的繁榮產生積極影響,相信公司借助本次冬奧會的舉辦,大大提升北方冬季旅游酒店的經濟效益。
實際上,此前北京環球影城的開園已經為首旅酒店帶來了利好。華創證券研報稱,北京環球影城主要在兩個方面有望增厚首旅酒店業績,首先,園區內僅有的兩家酒店管理權的諾金公司屬于首旅置業,2022年底前將100%注入至首旅酒店,經測算,其有望在疫情平穩期給首旅酒店帶來年管理費權益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
其次,園內兩大酒店僅能承擔約100萬人次的客流,參考迪士尼帶動的周邊酒店住宿,公司將承接部分環球影城溢出的酒店需求,疫情平穩期有望增厚3000萬元。
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對時間財經表示,通貨膨脹、經濟下滑、新冠肺炎疫情把世界各國搞得精疲力盡,世界多地的人們也在經歷情緒上的寒冬,人們期盼好消息帶動好心情。“北京冬奧會是世界盛會,世界各地人們翹首以盼!北京冬奧會在給人們帶來冬日暖陽般的精神食糧的同時,勢必推動相關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