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近期,海淀區市場監管局持續開展進口冷鏈食品和疫情防控督導檢查。嚴查“巴沙魚、鱈魚、三文魚、白蝦、紅蝦”這5類冷鏈水產品的“身份證”,如無國內產地證明,均按進口冷鏈食品管理,納入“北京冷鏈”平臺追溯。
海淀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首先是加強督導檢查,重點檢查企業銷售進口冷鏈食品是否嚴格落實進口冷鏈食品“三專、四無、五不”要求,即進口冷鏈食品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區售賣;無檢驗檢疫證明、無核酸檢測報告、無消毒證明、無“北京冷鏈”追溯信息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不采購、不使用、不運輸、不貯存、不銷售。
同時,重點檢查經營企業是否落實場內經營區域環境消毒要求,進口冷鏈產品銷售展示的二維碼與銷售食品是否一致,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是否至少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等情況。
對“巴沙魚、鱈魚、三文魚、白蝦、紅蝦”五類冷鏈水產品,按照進口冷鏈食品管理,納入“北京冷鏈”平臺追溯,督促經營者經營上述進口冷鏈水產品需賦碼銷售。如標示產地為國內的,需現場提供國內產地證明,否則一律按照進口冷鏈食品進行管理。
據統計,目前已累計審核有效企業信息455戶,其中經營進口冷藏冷凍肉類和水產品的市場主體149戶。
此外,督促食品經營者嚴格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特別是嚴格落實進口冷鏈從業人員至少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其他人員每14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的要求,確保不漏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