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餐餐廳的飯菜是怎么做出來的?如果在手機上就可以直接看到餐食操作區,甚至內部廚房,是不是吃的會更放心?海淀區領先提出網絡廚房的新概念,打造海淀“陽光餐飲”APP,消費者可以通過APP對餐廳食品安全情況一目了然。
區別于傳統透明廚房和視頻廚房,海淀區領先提出網絡廚房的新概念,打造海淀“陽光餐飲”APP。記者打開安裝在手機上的海淀陽光餐飲APP消費者端,輸入要搜索的飯店后,不僅能看到這家飯店的資質證照以及各項安全信息,就餐時間時,還能看到后廚以及備餐區等相關區域的實時監控視頻。
據海淀區市場監管局負責人介紹,目前,在實現食品加工過程可視化的基礎上,3750家餐飲服務單位上線“陽光餐飲”手機APP,并實現數據與外賣平臺對接。無論是監管人員、消費者均可通過APP實時觀看后廚操作全過程。全區595戶學校食堂、54戶家養老機構食堂實現“陽光餐飲”,有效提高了餐飲服務經營者的主體責任意識,提升了監管效率,保證了廣大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
另據了解,針對食品保質期投訴舉報較為集中的情況,海淀區全國首創“一碼追溯”,實現對食品保質期的可視化“陽光”監管,通過掃描食品包裝上的二維碼,收銀小票即可顯示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內容,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將被自動攔截,無法進行結賬。
記者在超市發的一家門店里看到,店內使用了相應的二維碼稱重設備,這個稱可以每天生成一個顯示時間的二維碼。店長告訴記者,商品稱重好后打出的價簽上就有這個二維碼,一旦系統發現食品過期就結不了賬。
目前,超市發13家直營店現制現售區域、便利蜂便利店百余種短保質期食品已實現二維碼身份識別,“一碼追溯”實現從商場超市到便利店業態的全覆蓋。
據悉,2016年年底海淀區開始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區,2017年海淀區全面推進創建工作,2018年首批獲評北京市食品安全示范區,海淀區委、區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在中關村精神指引下推進食品安全示范創建工作。食安委各成員單位積極履職,穩步推進食品安全工作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尤其是在率先探索新形勢下的食品安全治理的有效路徑中,在機制創新、智慧監管等方面作出海淀貢獻、形成海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