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就是我們社區的文明志愿隊,他們有個響當當的名字,叫美麗城!”大興區林校路街道興政中里黨委書記史艷說,這一件件亮眼的橙黃色馬甲如今已成為大興區文明創建的一道文明風景線,成立社區文明志愿者隊伍,建立社區“文明會客廳”議事機制……這一個個創新舉措正悄然改變每一位大興居民的生活。
近日,大興區社區有了自己的專屬文明志愿者隊伍,“美麗城大興區社區文明志愿”品牌項目將招募轄區內網格員、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社區民警、熱心居民共同加入社區文明志愿者隊伍,并將注冊的社區文明志愿者納入“志愿北京”體系范疇。這支社區專屬的文明志愿者隊伍聚焦社區內不文明養寵、堆物堆料、車輛占用消防通道、隨意張貼小廣告、煙頭落地、隨意晾曬衣被等重點、難點問題,開展文明勸導和集中治理。
今年6月起,大興區將林校路街道和西紅門鎮作為社區文明志愿者隊伍建立的試點街鎮。林校路街道總結了“以志愿服務志愿”的激勵促進機制,將社區文明志愿者工作與“積分兌換激勵”機制有效搭載,通過網格化將興政中里、興政西里社區的樓門單元、公共綠化空間等26個點位進行網格分解,設定維護環境衛生崗、組織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崗、勸導社區不文明行為崗三個重點崗位,發布“社區責任清單認領招募令”,鼓勵以家庭為單位,廣泛發動社區更多群眾參與項目認領,將不文明行為治理項目細分工作日、周末、白天和夜間不同時間段。目前已招募50個家庭。
西紅門鎮則依托“紅門管家”“社區樓門長”“拉家常議事會”3支隊伍,組建“社區文明志愿者綜合服務體”,將鎮域19個社區50支隊伍的黨員、群眾、物業管家、志愿者、社區民警、榜樣典型進行系統重組,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載體,針對社區不文明行為重點、難點問題,開展“文明會客廳”議事,并引入“市民文明隨手拍”環節,實現將志愿勸導、媒體監督、社區執法的有效銜接,強化全域創建落地見效。
文/本報記者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