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餐桌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縮影。“健康生活從使用公筷做起”“文明餐桌 節儉養德”……如今,在江津區的大小餐館里,隨處可見文明用餐宣傳標語,節約用餐、理性消費的文明氛圍已形成共識。從星級酒店、大眾餐館到家庭餐桌,勤儉節約的美好品德正浸入江津的每個角落,成為城市文明的新內涵。
推行光盤行動
倡導節儉生活方式
近年來,江津區市場監管局持續開展以“文明餐桌 節儉養德”為主題的文明餐桌行動,通過在店內營造宣傳氛圍、開展大型宣傳活動、宣傳進社區進機關等形式,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引導顧客在點餐時理性消費,打造文明、節儉的餐飲消費環境,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文明風尚。
日前,記者在元帥廣場一家火鍋店看到,餐桌上多以小份、半份菜品為主,吃不完的熟菜市民會主動打包帶走。服務員在客人點餐時,也會提醒客人控制點菜數量,并提供打包服務,拒絕“舌尖上的浪費”。不少市民表示:“光盤行動、人人有責。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自覺遵守。”隨著“光盤行動”的開展,厲行節約的理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光盤一族”。
推廣公筷公勺
引導健康用餐方式
為推廣好公筷公勺,今年以來,江津區市場監管局向餐飲服務行業發出倡議書,號召餐飲企業做好公筷公勺,提倡公筷制、分餐制,推廣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同時,該局還對餐飲企業經營者和服務人員進行分批次培訓,要求服務人員在就餐過程中文明引導消費者正確使用公筷公勺,培養健康文明用餐意識。
目前,江津區許多不同類型的餐飲單位都為顧客提供不同顏色、款式的餐具,同時區分公用和自用,市民也逐漸養成了使用公筷公勺的好習慣。“餐廳提供公筷,讓我們在外就餐時可以吃得安心,吃得放心!”“使用公筷公勺確實更衛生、更安全。”“大家都應該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文明就餐習慣……”對于使用公筷公勺,許多市民表示贊同。
江津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除面館、快餐店等單位外,全區餐飲單位的餐桌上都提供各種形式的公筷公勺。“公筷公勺 文明用餐”正成為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的自覺行為和文明風尚。
執行拒食野味
倡導文明用餐方式
“濫食野生動物已嚴重威脅公共衛生安全和人體健康,為了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市民要充分認識濫食野生動物可能帶來的公共衛生安全隱患。”江津區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更要杜絕濫食野生動物陋習。今年以來,江津區市場監管局多次聯合區農業農村委、區畜牧獸醫發展中心等部門開展聯合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水生、野生動物的獵捕和經營等違法違規行為。通過基層巡查、現場宣傳、視頻播放等多種形式,向轄區市民以及農貿市場和餐飲單位宣傳保護野生動物、拒絕食用野味,同時加大違法行為查處力度,顯著提升了市民和餐飲單位的保護意識。江津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呼吁:“消費者應強化責任意識,樹立健康飲食習慣,主動抵制非法交易、食用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
據了解,目前全區各類餐飲服務單位“文明餐桌”自主實施率達85%,群眾知曉率達98.5%。今后,江津區市場監管局還會將制止餐飲浪費融入餐飲生產、加工、服務的全過程,讓文明用餐理念融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