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置資源感知場景。
無人居住的房屋如何識別?找到閑置房后如何“驗房”“選房”?哪些盤活宅基地的改革成果可以成為能推廣的“寧波經驗”?
(相關資料圖)
原生態舊屋改造精品民宿處處顯露匠心,吸引游客;強有力的濱海資源煥發新機,吸引投資;閑置農房被盤活,促進著鄉村振興……近年來,隨著象山“閑置農房盤活應用”的上線,象山的“沉睡”資源被激活,閑房變現錢,給當地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沒想到啊,我這個平時‘沒用’的農房掛上平臺,沒多久就有人來談意向,也算是給我增收了。”前段時間,涂茨鎮黃沙村村民張哲通過“閑置農房盤活應用”體制,流轉了一套閑置農房,并通過“浙里辦”完結線上簽約生意。這套農房土地總面積105.6平方米,建筑面積293.3平方米,并以總價27萬元的價格流轉。
閑置房也能賺錢,農民們的心里樂開了花。
1
電、水數據智能識別,實現精準找房
象山是農漁業大縣,也是建筑大縣,農業人口34萬人,其中常年外出勞動力7.5萬人,且逐年增加。這樣一來,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問題就比較突出。象山縣結合宅基地基礎信息調查和浙江省全面開展的數字化改革,開發了“農村閑置宅基地盤活應用系統”。
怎樣判斷是閑置農房?用水用電是居住必備,那沒人住的房間水電耗費量都少。通過用電和用水數據分析,建立了動態的閑置資源庫。
象山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葉華良介紹,想到這樣的辦法,主要是源于工作人員對茅洋鄉2016年至2020年閑置農房相關指標的分析。分析過程中,他們發現,“農房的用電量和用水量不就是判斷閑置與否的兩個重要標準嘛!”
于是一套閑置資源感知體系就被設計出來,系統通過導入供電部門的用電、水務部門的用水數據,把年用電量低于200度、用水量低于30噸的農戶信息篩選出來,形成潛在閑置農房數據庫。同時把數據庫與資規部門的宅基地確權和房地一體頒證信息做對比,以農戶身份證號為基本條件,把適合的農房選出來,把信息推送至基層網格員進行現場核查,確認盤活意愿,再輔以農戶自主上報等手段協同,這樣就可以建立起全縣動態完整、真實可靠、自主自愿的閑置資源庫,改變了傳統人工普查方式,變“大海撈針”為“精準制導”。
這樣一來,基層壓力大大減輕,數據成了改革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支撐,這就邁出盤活閑置農房的第一步。
2
“一鍵選地”“資源畫像”等功能,讓驗房選房不再難
“找到閑置宅基地,那么下一步就是確認宅基地的安全并分析宅基地,閑置農房盤活應用通過一鍵審核、一鍵選地、資源畫像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招商的精準度和效率,”葉華良說,“這就解決了‘驗房難’與‘選房難’問題。”
“閑置宅基地盤活”應用接入了國土空間規劃和不動產登記等數據后,可對閑置宅基地在上網發布前進行“一鍵審核”,從源頭上杜絕“問題宅基地”入市,這也讓投資者能夠吃上一顆“定心丸”。
同時,“閑置宅基地盤活”應用在資源招商場景中開發了基于地理信息圖的“一鍵選地”,以及基于產業發展要素分析的“資源畫像”兩大功能模塊。對閑置宅基地量化評分、精準畫像,具體通過餐飲民宿、文化體驗、養老養生、農民公寓等四種內置算法模型,提供區位、自然、人文、產業、基礎設施等五個篩選條件的自主選擇,對每一宗農房資源要素進行量化賦分,極大提高了招商的精準度和效率。
去年,泗洲頭鎮上馬岙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將占地1820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的原村馬岙小學和衛生院區域,通過閑置農房盤活系統進行項目發布。寧波目的地民宿公司在應用中,通過“資源畫像”等功能選定這塊地后,統一開發,打造一批網紅打卡點,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體驗。
據了解,“閑置農房盤活應用”應用上線后,之前,象山縣閑置宅基地租賃價格穩定在每平方米每年50元到80元,目前在線成交價格可達每平方米每年100元左右。
3
用房審批“最多跑一次”,管房大數據全程監管
找好房,選好房,驗好房,接下來就到了如何“用房”與“管房”了。
“閑置農房盤活應用”結合農房盤活及后續資源開發、產業運營涉及諸多審批事項這一需求,在審批服務場景中,設置“一站式”審批功能,打通自然資源確權頒證、政務民宿審批、工商營業執照辦理和金融抵押貸款等辦事平臺,實現項目審批的“最多跑一次”,用戶可在線查詢流程進度。
曾經,村民如果想要在象山申辦民宿,需要跑多個部門,填寫各種表格,進行逐項審批,效率低、過程慢。當民宿審批系統與閑置農房盤活系統打通時,不少村民發現,足不出戶即能辦領證照,審批時間也從原來的60天左右縮短為現在的15天。
為破解“管房難”問題,“閑置農房盤活應用”則針對線下多頭監管、線上信息孤島等現狀,在過程監管的場景中開發智能預警功能,來實時監測行政處罰、抵押貸款、經營收益等數據,對履約付款、經營不善、權屬糾紛、用途變更等方面的提前介入和及時處置。
與此同時,應用還接入了民宿登記入住管理系統,實時對象山所有的民宿經營情況進行研判,定期對入住經營狀況進行匯總、提醒,通過現場排查,對經營不善、用途變更等進行智能預警,實現經營狀況聯動監督,確保政府提前介入和及時處置。
“在前期實踐中,象山縣針對閑置宅基地交易、簽約環節,探索建立了鄉鎮、村級閑置宅基地交易服務站和‘三方協議、一方鑒證’(在鄉鎮政府的見證下,村集體、農民和投資方簽訂三方協議)等較為完備的監管體系。”葉華良表示,未來還將針對較為薄弱的階段進行及時的升級與處置。
寧波晚報記者 朱琳 袁先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