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學智正在登記封控區居民物資需求信息等。(褚燕玲 攝)
昨天一早,鄞州區福明街道福明家園社區,正在居家隔離的方女士打電話向社區求助,說自己懷孕9個月了,需要去醫院產檢,希望社區幫忙安排出行。
【資料圖】
接到方女士的求助電話后,社工俞翔馬上對接街道和屬地醫院,很快幫方女士安排好了負壓救護車。考慮到居民的實際困難,俞翔主動請纓陪護就醫。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和俞翔一起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還有他的父親俞康明、妻子汪學智。
俞康明是福明街道的一名工作人員,11月10日以來,他一直和兒子并肩作戰,為居民服務。守小門、做核酸采樣、轉運人員,盡管已經年近六旬,但俞康明的工作勁頭一點不輸年輕人。
同為社工的汪學智,抗疫地點在福明家園三期,與丈夫俞翔一路之隔。過去一周里,她吃住在社區,每天從早上6時一直忙到午夜。因處于封控區,汪學智每天都要“全副武裝”,進行人口流行病學調查、發放物資、轉運人員等。昨日一早,汪學智身著防護服,給居家隔離人員挨家挨戶上門送菜、送藥、送生活用品。一個上午,她跑了30戶居民,忙得不可開交。
俞翔和汪學智育有兩個女兒,一個八歲,一個九歲,都在讀小學。過去一周里,爺爺、爸爸、媽媽在抗疫一線,兩個孩子乖乖在家做作業。
“我們福明家園社區有258個樓道、3806戶、10320人,涉疫人員517人。最近一段時間,平均每天要處理人口流行病學調查數據和物資配送需求近200件,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俞翔說。
據介紹,本輪疫情期間,福明街道共有196名社工投身一線,用實際行動守護一方平安,上演了許許多多的“疫”線感人故事。福明家園社區社工陳敏飛,因為工作成為密接人員,在集中隔離期間,她一直不停地打流調電話;碧城社區社工李雪翔,顧不上剛剛做完手術的老父親,一心撲在防疫一線;新城社區社工丁慧玲是一位準媽媽,每天早上6點不到就來到社區,一天要打上百個電話……
“這段時間,受福明家園三期、東海菜場疫情防控影響,社工們一直連軸轉,秩序維護、掃碼登記、數據錄入、入戶登記、心理咨詢、防疫宣傳,服務居民超10萬人。”福明街道黨工委書記李靜說。
記者 王博 通訊員 褚燕玲 柏文俊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