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巡查行動中發現的露天焚燒秸稈、枯草等現象 通訊員供圖
火光熊熊,濃煙彌漫,遠遠就能聞到嗆鼻的味道……這幅場景,于寧波多個區(縣、市)上演,這也直接導致近期我市空氣質量有所下降。
(相關資料圖)
日前,趁著秋冬季秸稈焚燒的“高峰期”,市生態環境局開展了執法專項行動,4組小分隊在巡查中,發現有17處問題點位……
專項巡查發現17處問題點位
上周末,天氣晴好,一般這時都是秸稈焚燒的“高峰期”。
巡查組的工作人員兵分4路,向著各區(縣、市)的城郊出發——
14時10分,海曙鄞城大道寶豐村,路邊的草堆火焰呼呼作響,黑煙飄向不遠處的工業園區。
14時28分,鄞州鄞城大道明光路口的公交車站旁,秸稈堆冒出濃煙,熏得旁邊的青菜也打了蔫。
15時17分,慈溪附海鎮的某處麥田里,焦黃的秸稈捆成一團,在田地里冒出滾滾濃煙。
15時45分,象山北高速收費站出口附近的黃避岙村,某處農田里只剩大片灰白色的灰燼,余煙仍在繚繞。
……
“這次專項巡查,我們出動了4個分隊,把寧波大多數區(縣、市)都跑了一圈,一共發現了17處問題點位。”市生態環境局執法支隊業務指導處處長王鋒說,“線路是隨機的,沒有全覆蓋。”
“根據現場情況,城郊的公路邊、菜地、農田等地是高發區位,基本都是一些零散的點位在焚燒秸稈。”王鋒表示,對于專項巡查行動中發現的違法行為,執法隊員在取證后,會與屬地鄉鎮(街道)聯系進行處置。
治理秸稈露天焚燒,難在哪兒?
秸稈露天焚燒,不僅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還直接影響民航、鐵路、高速公路的正常運營。雖然近年來我市綜合行政執法、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等部門多次開展專項治理,但秸稈焚燒屢禁屢犯、禁而不止的現象仍然較為常見。
治理秸稈露天焚燒,到底難在哪里?
“燒秸稈,是幾千年的傳統經驗,這種‘古法傳統’,有沒有新的出路?”不少網友留言表示,有關部門應為秸稈綜合利用尋找新解法。事實上,來自市農業農村局的數據,當前我市的秸稈綜合利用率已經達到了98%。
“源頭控制肯定是最有效的,從我們專項巡查的情況也可以看出來,仍在露天焚燒秸稈的多是一些零散農戶。”王鋒說,現場執法中,農戶也向他們反映稱,現在還是存在著離田打捆等專業設備不足、農忙時節作業周期緊、秸稈收集難處置難等問題,導致相當一部分人依舊采取焚燒還田的傳統作業方式。
高空瞭望設施,這是近年來寧波引進的高科技監測設備,它可以通過熱成像自動鎖定點位,然后發送給城管等有關部門進行綜合執法。它的“療效”怎么樣?
“應該說效果是不錯的,對于及時發現秸稈焚燒等大氣污染問題起到重要作用。”但這套設備也不便宜,目前寧波建有150套高空瞭望設施,并未能面面俱到。沒有高科技設備的地方,就只能依靠基層網格員巡查,但還是存在人力資源不足的情況。
此外,執法時“撲空”也是常有的事。當前,秸稈焚燒事項的管理已劃轉至綜合行政執法部門,通過“大綜合一體化”執法改革,部分鄉鎮(街道)也已承接秸稈焚燒處罰事權。但對農戶秸稈焚燒的行政處罰仍有難點,執法人員趕到現場時,往往已無法找到執法對象。
秸稈收集,獎勵農戶?
寧波仍在探索路上
秸稈露天焚燒,在《寧波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中是嚴令禁止的。除了秸稈,其他相類似的落葉、木柴、樹木等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也是一樣“待遇”。同時,條例還規定,對露天焚燒秸稈的,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罰款。
要治理露天焚燒秸稈,還秋冬季節一片晴朗清澈的天空,寧波依舊在探索的路上。
治標先治本,加強源頭疏導,或許是最好的辦法。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能進一步提升秸稈利用效能,完善秸稈的收購、貯存、利用、處置等環節的政策制度,結合全市農村的秸稈產生情況制定秸稈綜合利用規劃,對秸稈綜合利用單位予以適度獎勵,對農戶秸稈收集加大財政補貼,就可形成秸稈收儲運的可持續良性循環發展體系。從而實現,在源頭上“減量”。
科技賦能,依舊是加強治理的法寶。可運用數字化建設成果,加大高空瞭望設施建設覆蓋面,在量大面廣的農村地區做到應建盡建并加強設施聯網,同步采用GPS定位、無人機高空監測等先進技術手段,配合基層網格員的現場巡查,提升問題發現和及時處置能力。
進一步加大違法處理力度,也能有效治理秸稈露天焚燒。我市不妨抓住“大綜合一體化”執法改革的東風,將秸稈焚燒等群眾身邊的民生小事賦權鄉鎮(街道)查處,加強對重要時段、特殊時期以及夜間等秸稈偷燒行為的監管查處,對于頂風作案的當事人依法依規查處到位,也將減少露天焚燒現象的發生。寧波晚報記者 滕華 通訊員 王璐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