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天合家園業委會起訴老物業的維權案有了最終結果。
該起維權案加上前不久判決的另一起案子,根據寧波中級人民法院對兩起案件的終審判決結果顯示,天合家園老物業共要支付業委會500多萬元。
(相關資料圖)
“感謝你們為天合的無私付出和默默守護!”當判決書在業主群公布時,群里業主瞬間開啟刷屏模式,一片歡騰。
“我們這是第四屆業委會,這三年多來真是太不容易了!”業委會莊主任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三年多來,他們清退老物業、選聘新物業;全面恢復了癱瘓許久的消防系統、公共視頻系統;維修外墻,排除墻體脫落安全隱患等。更難的是,業委會三年還打了七場官司,或當被告,或當原告,或被動應訴,或主動起訴,但最終七場官司全贏了。
這一切,天合家園業委會是如何做到的呢?一個小區的業委會如何才能長期穩定地發揮作用呢?
小區業主群中的反饋。
面對業主的質疑
一上任便簽訂“廉潔自律責任狀”
2019年6月,天合家園通過競選產生了第四屆業委會,共有7名成員。
業委會上任后發現小區幾乎是“百廢待興”的狀態。在這之前,上一屆業委會干了不足一年就中途解散,小區已有一年多無業委會,消防、公共視頻、新風系統等幾乎處于癱瘓狀態……
就在業委會籌劃著整頓物業時,卻“惹來了一身麻煩”,有業主開始對業委會成員有各種質疑,甚至懷疑他們的初衷是謀私利。
對此,莊主任帶領業委會成員給出一份回應:他們統一簽訂一份“廉潔自律責任狀”,并在小區公示欄以及業主微信群進行公示,接受廣大業主監督。
“廉潔自律是業委會能做好工作的前提。我們正是做到了這一點,才有足夠的底氣行使對物業公司的監督,才能夠維護廣大業主的利益。”業委會王副主任說。
不與負面聲音糾纏
只用事實結果說話
業委會上任后對小區收支情況進行測算,發現因為之前業委會對物業監管的長期缺位,小區業主的三產收入損失不少。業委會與當時的老物業公司有過多次溝通談判,但最終無果。于是,就有了后面業委會換物業公司、以及向老物業公司維權的履職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業主都是支持我們的,但也有個別業主仍懷疑業委會為了私利,甚至有業主起訴業委會。”莊主任說。
“其實,我們業委會成員做這些工作都是出于自愿奉獻,別說什么好處了,還要倒貼電話費、交通費、復印費等。業委會賬戶沒有錢,打官司的訴訟費、律師費等都是一些熱心業主湊的……”王副主任說。
一開始業委會成員心中感到十分委屈,甚至有人在這種壓力下失眠。“后來我們想通了,決定不要和這些負面聲音糾纏,否則就沒完沒了,什么事也做不成。”于是,莊主任針對質疑發了一篇長篇說明。之后,業委會成員形成共識,一定要認真做事、辦實事,讓事實說話。
三年經歷七場官司
正面“剛”最終全部勝訴
2020年7月份之前,業委會沖破重重阻力,聘請專業第三方召開了業主大會,選聘好了新物業,清退老物業。
在小區物業一步步邁入正軌后,業委會經業主大會授權,決定起訴老物業,追討三產收入損失。業委會發起兩起訴訟,經過一審、二審,兩起官司都勝訴,法院共判決老物業向原告業委會支付500多萬元。
三年來,這屆業委會共經歷了七場官司:其中五起是老物業和某業主作為原告起訴業委會,對召開業主大會以及選聘新物業程序質疑;兩起是業委會起訴老物業,要求返還小區三產收入。“業委會以充分的證據說話,采取正面‘剛’的方式,最終全部勝訴。”莊主任說。
兩份終審判決書
業主會主任三年心得:
“成員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和韌勁”
今年6月,這屆業委會三年任期轉眼到了。
莊主任說,親身經歷后,真切地感受到業委會的工作真不是一般的難!小區不同于單位,業委會也不同于單位管理層。在單位管理層開展工作,下屬會服從并執行,兄弟部門會配合,而業委會在小區開展工作只有理解和不被理解,幸好小區大多數業主對業委會工作是理解和支持的。另外,業委會工作都是義務性的,權利義務不對等,出力不討好,也這是一些小區業委會因承受不住壓力而解散的主要原因。
他說,“要想做好業委會工作,成員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和韌勁,不受干擾。作為主任,更要有寬容大度的胸襟,求同存異,使業委會成員團結齊心,最終用做出來的實際成果說話,讓廣大業主信任。”
小區如今干凈整潔的現狀。
業主:業委會也需要專業力量,
但光靠義務奉獻難維持
針對天合業委會的這些工作,廣大業主怎么看呢?
業主張傳振對業委會的工作是肯定的,“為小區追回這么一大筆錢,的確是不容易。這屆業委會工作能力強,也很負責。”而對于個別業主對業委會的質疑,張傳振認為,大家要抱著寬容心態來看待業委會的工作,“畢竟業委會成員沒有任何報酬,能這樣為我們奔波已經很不容易了。”
業主李俊說,天合業主以中青年居多,大部分業主平時工作忙,很少顧及小區物業的監督管理工作,莊主任他們這屆業委會代表業主權利指出的問題和提出的維權方案是非常專業的,業委會是用責任和專業在維護業主利益的。“我們很慶幸能有這么一支熱心專業的業委會團隊。”
同時,李俊也說出了自己的擔憂:業委會義務奉獻短期是比較容易的,但長期來看較難維持。另外,通過這次維權事件也可以看出,業委會干事光有一腔熱情也是不夠的,除了責任心,還需要管理專業能力、協調能力。“專業的事還需要專業的人來干,小區的可持續科學管理還是需要一支專業的團隊,同時也需要政府監管部門參與監督管理,這樣才能讓業委會這類松散組織成體系,可持續發揮作用,切實維護業主的根本利益。”
物業公司乙方視角:
權力和責任相匹配,才能走得更遠
寧波某大型物業公司負責人說,物業公司作為乙方,也希望甲方項目有一個專業、負責的業委會。“有的業委會什么都不管,包括物業需要配合的工作,他們也一概不聞不問;有的業委會則什么都管,特別是涉及花錢的一些小區維修項目等都要插手,甚至還帶有謀私利的目的。作為大型正規物業公司,我們也希望與專業、好溝通又不謀私的業委會合作,因為雙方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把小區搞好。”
“業委會的松散是由體制決定的,它不是法人組織,也沒有專門的監督管理部門,遇事很容易一拍即散。”他認為,比較理想的業委會應該是公司化運營,成員雖由業主選舉產生,但業委會有法定代表人,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成員也有一定的薪酬待遇等。“這樣權力和責任相匹配,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才能走得更遠。”
相關主管部門:業委會工作主要還是靠自覺
江北區莊橋街道城市建設管理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朱先生表示:現在小區治理的方向是業主自治,小區管理只要不違反規章和法律,具體的“游戲規則”都由他們自己定。
朱先生也坦言,“業主自治更多需要的是業主自覺,業委會也是一樣。而只靠內部自覺沒有外在約束,所以業委會這個組織比較松散,碰到問題,業委會可以‘躺平’不管,也可以直接解散。而從上到下的相關規章制度中,極少涉及約束業委會的內容,新的物業管理條例對業委會的工作指導意見也比較籠統。”
記者手記:如何讓小區業委會普遍能長期穩定地發揮作用?
記者采訪了很多業主,問他們覺得業委會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是否可以復制,他們都認為不能!因為,目前很顯然業委會的好與不好,都與業委會成員個體密切相關,而不是某項對業委會的管理制度等,所以一個專業、負責的小區業委會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如何讓小區業委會長期穩定地發揮作用?這個問題應該由相關職能部門來思考,我們期待看到不斷創新、完善的管理體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