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烈日里,“大白”們奔赴一線,眾志成城只為筑起堅實的防疫“壁壘”。為了回饋這份守護,在大后方,很多愛心企業、商戶也自發通過捐資捐物的方式,凝聚起守望相助的力量。
部部皆擔當,20部手機解鎖核酸檢測中的繁瑣
4月11日下午6點,北侖區大碶街道橫河工業社區負責人陸琪燕剛剛忙完手頭的工作。這一天,轄區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7個小時沒能歇息,很累,但她心里很暖。因為愛心企業的大力支持,為這項工作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核酸檢測中,必要環節是掃碼,錄入信息。但要求是使用安卓系統的手機,我們很多志愿者都不是這種手機。”陸琪燕說,這會造成一定的困擾,比如每一次核酸檢測前,都要跟志愿者對接攜帶手機,并提前安裝APP。等到換一批志愿者時,對接工作又要重復進行。“今年1月北侖疫情期間,轄區布置了2個點位,30多條通道。每條通道都需要1部手機。當時,為了保障核酸檢測順利完成,與志愿者的對接工作都是凌晨進行的。很費時間,也很繁瑣。”
鑒于此,4月10日晚,陸琪燕向園區企業——寧波精益電子電器有限公司負責人、支部書記張善忠求助,希望他能出面在園區里發起公益手機眾籌行動。
寧波精益電子電器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善忠采購了總價值2萬多元的20部手機送到社區。聯通公司組成服務專班,現場為20部手機辦理開號手續,并下載相關軟件。
“你們需要多少部手機?我全包了!”熱心的張善忠一聽,當即拍板。當晚,他與中國聯通寧波市北侖區分公司聯系,一口氣采購了20部手機,總價值2萬多元,并很快送到了社區。
聯通公司政企行業經理於堅偉一聽說這些手機是用于防疫工作的,隨即捧過愛心接力棒,向公司爭取,為每部手機免費充值200元,以保證在最低消費的基礎上,能使用6個月。
考慮到社工們次日一早就在采樣點忙碌,根本抽不開身,聯通公司還趁午休時間,組成服務專班,現場為20部手機辦理開號手續,并下載相關軟件。
“很感激這些企業的幫助,讓我們在開展工作時順利了很多。”陸琪燕說,不只是手機、話費支持,連核酸采樣點也是借用一家企業的。“我們社區沒有合適的點位,當時海星科技孵化園二話不說敞開園區大門,排除困難,給我們空出場地,這才得以保障全域核酸檢測工作的推進。”
粒粒皆心意,1萬公斤大米送給抗疫人員和小區居民
前幾天,一輛滿載1萬公斤大米的貨車駛入鄞州區潘火街道辦事處。這些大米由咸祥鎮的3位種糧大戶項俊杰、朱康平和范德全捐贈,送給一線抗疫人員和封閉小區的居民。
“各級政府對我們種糧戶十分關照,政策上支持,項目上扶持。我們特別希望在這特殊時期為抗疫工作盡一份力。”鑫合良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項俊杰道出初心,原來,接連幾天看到寧波城區發生疫情,一批又一批的“大白”逆行支援,令他深受觸動。
能為防疫工作做點什么呢?一番溝通后,3人一拍即合,當下決定捐贈總價值6萬多元的1萬公斤大米,并連夜安排車輛。考慮到后續發放的問題,90后范德全還貼心地選擇捐贈小包裝5公斤裝的大米,這樣既方便又衛生。
種糧大戶項俊杰、朱康平和范德全捐贈一萬公斤大米。
4月8日一早,2000袋大米裝車,中午時分就送到了潘火街道辦事處。可因為倉庫門只能單人通行,必須手工搬運,他們搬了幾十袋就大汗淋漓。看到此景,現場的保安陳隊長組織了10名工作人員一起搬運,其中5位“大白”城管隊員還是剛剛從防疫一線回來的。大家齊心協力,花了一個多小時這才終于完成卸貨。
“這座城市很溫暖,只要有需要,我們會繼續反饋社會。”項俊杰是新寧波人,老家在安徽巢湖,來鄞州已經15年了。
只只皆情誼,10萬只KN95口罩送到抗疫一線
疫情當下,口罩是最基礎的防護,也是最必備的物品。4月7日下午,奉化區西塢街道辦事處收到一個“大塊頭”快遞:10萬只KN95口罩!
這10萬只口罩是寧波市波峰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捐贈的,總價值15萬元。“作為一名在西塢創業、生活多年的新西塢人,我對這里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希望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盡快戰勝疫情。”該企業負責人董愛華坦言,捐贈口罩之前,她打聽到,10萬只口罩也不是有錢就能馬上買到的,需要提前預訂。于是,今年年初,她委托朋友向廣州一家生產口罩的企業下了20萬只口罩的訂單。4月初,她收到了10萬只口罩的完工信息,于是趕緊聯系車輛,把口罩送到西塢,捐贈給西塢街道辦事處。
寧波市波峰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董愛華向抗疫一線捐贈10萬只口罩。
董愛華說,訂單中的另外10萬只口罩還在抓緊生產中,等完工后也會捐贈給有需要的單位。
防疫一線需要口罩,也需要礦泉水,尤其是在天氣逐漸炎熱的當下。昨天上午,余姚市泗門鎮個體經營戶董偉載著滿滿一車礦泉水,來到當地黃家埠鎮防范區的北卡口。他們和當地鎮村干部、余姚市蘭風鸚山公益服務中心、橫塘村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一起,將1000箱礦泉水從貨車上搬下,再通過三輪車運到卡口前。
42歲的董偉老家安徽亳州,來余姚工作整整10年,現在是泗門鎮一家百貨鋪的個體經營戶。他說,在余姚的這10年得到了不少幫助和關愛,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更是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這幾天氣溫升高,想到礦泉水是必不可少的,便馬上向公司申請,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同時也很快得到公司方的積極響應和支持,共同出資、出力調來了1000箱礦泉水。
水有了,如何運送,誰對接?董偉想到自己有一個業務員是黃家埠鎮人,便與他取得聯系。在對方的牽線搭橋下,最終把礦泉水送到目的地。
寧波晚報記者陳燁薛曹盛賀艷 通訊員丁玲顧一偉朱煜菲文/攝
關鍵詞: 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