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系統企業監管地圖。(余建文卓建青攝)
2月15日晚,元宵夜。奉化溪口鎮狀元岙村迎來了一群志愿者。他們與村干部一起,走街入戶,開展夜巡活動,宣講消防安全。
去年年底,溪口鎮匯聚一批熱愛并致力于安全事業的專業志愿者,組建了“公益應急聯盟”。溪口鎮應急管理所負責人鄭世洪介紹,目前聯盟的16名成員都是溪口當地小微企業的老板,他們白天上班,晚上協助鎮里開展安全檢查。
狀元岙村緊鄰鎮區,共有200多戶500多人,村中磚木結構老房子偏多,外來租戶不少。聯盟小組兵分三路,先檢查了村里超市的安全情況,發現滅火器、應急照明燈、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器等設施和室內的電氣線路存在一定的問題,提醒店家要盡快整改。隨后,聯盟小組沿著蜿蜒的巷道,敲開一家家出租房房門,對房屋的供電線路、租戶家用電器、燃氣使用等情況進行檢查,向村民科普消防安全知識……
當晚,聯盟小組在村里共排查出安全隱患79處,并向村民介紹了整改的辦法。“元宵夜,你們顧不得吃團圓飯,來村里幫我們安全檢查,太有心了。”村民很是感激。聯盟小組成員王孟輝表示,加入公益聯盟,不僅要管好自己企業的安全生產,也要為鎮區的大安全出一份力。
溪口鎮是寧波地域面積最大的鎮,浙江省級中心鎮、寧波市重點開發區域。這個千年古鎮既是全國著名的風景旅游區,也是工業制造強鎮,擁有國家氣動產業集群示范基地、全國美發美容器具生產基地兩個“國字號”。
溪口公益應急聯盟成員檢查村莊出租房安全情況。(余建文卓建青攝)
“溪口山林廣袤、河網發達,轄區內大大小小企業有1000多家,加上每年又有數百萬人次的游客,各種情況很復雜。對溪口來說,抓好應急安全管理,壓力大、責任重。”溪口鎮政府相關領導表示,面對新形勢,要通過平臺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打造一張覆蓋全域的安全監管“網”。
去年8月,溪口鎮在奉化率先推出面向企業安全生產的鎮域綜合監管平臺“藍星系統”。鄭世洪介紹,這套系統將鎮領導、應急管理領導、應急工作人員以及應急專家、企業五方面的主體都納入進來,并組建了由企業安管員、第三方專家、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人員、村社應急管理員、行政部門人員等構成的五環聯動隊伍,利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對企業安全生產展開有效監管。
打開電腦上的藍星系統的界面,展開一張全鎮企業分布圖。點開其中一家企業,可清楚看到企業所對應的類型、安全監管要求以及日常巡查、問題整改的一系列數據。鄭世洪說,藍星系統是企業實現安全生產標準化要求的一種工具,列明了督查、巡查、協查、突查、自查五種檢查制度。系統采用“常態化巡查+定向查整+信息化動態督導”的三元監管策略,檢查員把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拍成照片,連同文字信息上傳系統,并給出整改指導意見,企業整改完畢后,再反饋到系統,從而實現安全隱患整治閉環管理。“以前,單憑政府安全監管部門的幾個人,要檢查這么多企業,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了數字化系統,做得好與不好,一目了然。”鄭世洪說。
張啟是寧波佳爾靈氣動機械有限公司的安管員。“我們在手機上就能操作藍星系統,在車間例行檢查中一旦發現有安全隱患,不論大小,都拍照上傳系統,督促專業人員及時解決問題。”張啟說,新系統的投用打通了企業與鎮應急管理所之間的安全生產數字化傳輸通道,在企業與鎮里、企業內部搭建了一條安全管理信息化高速公路,進一步完善了“企業、車間、班組”三級安全檢查體系,為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提供了保障。
寧波富盾制式服裝有限公司則委托了第三方開展協查,由安全專家帶領企業安管員共同進行安全生產自我監管,構建“實時聯動、分級匯聚、統一管理”的數據治理模式。寧波燕誠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金燕表示,在幫助企業查找安全隱患的同時,“一企一策”制訂企業安全管理方案,利用數據庫,讓企業整改落實情況有跡可循,有源可溯,舉一反三,防止同類事故發生。
據悉,到目前為止,藍星系統已覆蓋溪口1062家企業以及場所,并引入了4家第三方機構。鄭世洪說,系統把溪口鎮各企業存在的安全生產隱患數據整合到一個平臺上,通過大數據分析,及時進行風險研判和解決。針對發現的薄弱環節以及共性問題,鎮里的“紅盾學堂”統籌開展針對性培訓指導,進而提高企業開展安全生產的執行能力。
“在利用智能化平臺監管的基礎上,我們還積極發動群眾的力量,在村(社區)一級組建安全巡查隊伍,構建網格化的監管哨。”溪口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把旅游景區、學校等場所納入藍星系統,提升基層“智”治水平。通過培育更強的物聯網感知能力、更高智能化程度的安全風險分析研判能力,打造覆蓋全域的“智慧”安全監管網絡,助力溪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記者余建文
通訊員卓建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