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在北京聯合國大樓舉辦“中非社區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啟動儀式。來自聯合國機構、中國政府、非洲駐華使節、企業、學術機構和媒體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就企業在非經營中如何應對ESG與可持續發展挑戰,構建伙伴關系,有效助力非洲社區可持續發展進而助力改善民生,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進行溝通、交流,并見證該網絡啟動。
為加快落實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中國戰略》中非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推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在華聯絡辦公室發起“中非社區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Sino-Africa Corporate Community Action Network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該網絡將持續匯聚公共部門、企業、國際組織、學術機構、媒體等多利益相關方,旨在為在非投資與運營的參與企業搭設國際性交流合作平臺,通過開展長效化合作運營,共同關注環境、勞工、SDG創新、青年就業和醫療健康等議題,助力企業應對在非經營過程中的可持續發展挑戰,并促成不同行業與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合作。
外交部非洲司參贊陳小雷、索馬里駐華大使阿瓦萊· 阿里· 庫拉內閣下(H.E. Mr. Awalle Kullane) 、阿爾及利亞駐華大使拉赫桑閣下(H.E.Mr.KAID SLIMANE Lahcene),以及來自肯尼亞、喀麥隆、烏干達、尼日利亞、莫桑比克、津巴布韋的外交官出席活動。
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亞太區總代表劉萌在開幕致辭中表示:“2024年是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提出ESG理念和原則的二十周年,也是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中間點。在這樣一個重要時刻,中非企業合作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提升群體意識、ESG效能、發揮集體影響,共享并發揚那些可推廣的、被證實有效的可持續行動方案。我們希望通過搭建“中非社區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為在非經營的企業提供基于聯合國原則的可持續發展指引,為企業界搭建持續交流、跨行業合作和務實行動的平臺,匯集多利益相關方就企業經營所面臨的ESG挑戰進行探討并找到創新方案。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希望這個網絡,作為新的起點,在接下來更長的階段中,成為在非企業與多利益相關方加強聯絡和合作的橋梁。今天,我們將看到很多企業發布在非洲各國推動社區可持續發展的舉措。未來,我們希望更多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加入到我們的行動網絡中來,匯聚資源和力量,共同推動可持續的中非合作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早日實現。”
外交部非洲司參贊陳小雷在致辭中高度贊賞了中國企業在深化中非務實合作,增進中非友誼的積極貢獻。陳參贊表示,中國將繼續和非洲兄弟堅定站在一起,奉行真實親誠中非關系理念和正確義利觀。企業作為中非合作的生力軍,要充分發揮主體優勢,深耕非洲市場,為中非關系貢獻更大力量。此外,他進一步強調:“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成立以來,在可持續發展的各個領域開展工作,為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幫助。”
索馬里駐華大使阿瓦萊· 阿里· 庫拉內閣下在致辭中表示,中非社區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網絡,也是重要的計劃。中非雙方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標,都想創造一個可持續的未來。中非要加強雙方的承諾來促進可持續的合作,以達到實現經濟發展和繁榮的同時,實現環境保護及社會平等。
隨后,來自企業界的代表宣布了各自的在非行動項目與計劃,為其他與會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實踐參考,并邁出了中非社區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的第一步行動。
其中,復星醫藥宣布未來三年將向非洲捐贈價值1000萬元人民幣的青蒿素類抗瘧藥品,并支持健康社區的建設。海南礦業宣布了在非洲開展的“布谷尼美好社區項目”,項目涵蓋了建設基礎設施、提升教育和醫療服務、改善工作環境,為本地就業和商業發展創造更多的機會等。華友鈷業分享了在非洲簽訂的《社會責任書》中的項目,項目覆蓋教育、醫療、環境、農業、職業培訓等項目的建設,積極承擔起對社區發展的社會責任。寶通科技宣布將在非洲業務運營所在地社區實施非洲社區“未來輸送者培育項目”以及“陽光之路”項目,計劃通過培訓社區青年輸送系統運維技能,提高青年就業能力。同時幫助社區改善基礎設施道路狀況,為社區居民謀福祉。海辰儲能介紹了其根據非洲當地最典型的用電需求,打造的“能源平權英雄”,未來三年在尼日利亞面向年輕人發起可再生能源創業項目,計劃培養一批具備為家庭社區建設、維護離網能源基礎設施和創業能力的當地青年。正泰國際宣布在未來三年,以正泰烏干達儀表工廠為基地,為當地的年輕人提供電工職業技能培訓;并將與其他在非企業合作,共同開展至少10個可持續發展項目。華為介紹,其進入非洲二十年,攜手部本地伙伴,致力于用數字技術促進非洲社區可持續發展。提供穩定安全的網絡連接,保障非洲人民數字連接享有數字生活的權利;運用數字技術改善環境,傳遞數字技能,培育未來的數字人才和青年領袖,共同推動數字社區建設。
此外,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著重介紹了“集裝箱一體化生態廁所”項目。該項目由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生態設計研究所多方共同參與發起,是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一帶一路”行動平臺推進公共衛生以及環境友好等可持續發展多個領域的一次重要的實踐和探索,在解決健康不平等問題、改善相對落后地區人口獲得基本衛生設施服務的機會上,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樣本作用。首期試點項目一體化節水型生態廁所于2021年10月完成生產組裝下線,并落地云南省富寧縣。2024年3月,第二期無水型生態廁所正式安裝完畢,在云南省麻栗坡縣落成并運轉。
在專家分享環節中,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首席研究員梁曉暉;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主任、關鍵礦產責任倡議發起人孫立會分別與大家探討了有關中國企業海外運營中保護人權的問題,中國企業海外傳播戰略以及如何打造企業在海外的影響力;如何創新磋商調解機制、助力企業人權盡責等問題。隨后,復星醫藥副董事長關曉暉女士作為行動網絡首批參與的企業代表致辭。
本次活動,還得到了中外基金會、民間商會、研究機構等機構的支持,在企業圓桌討論環節,與會嘉賓結合自己在非經營的歷程、痛點、挑戰、成長,進行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溝通交流。
本次活動的順利舉辦標志著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中國戰略》中非合作議題的最新行動,“中非社區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搭建了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與在非經營企業的專門橋梁, 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期待通過這一網絡,進一步加強中非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交流與合作,動員更多在非洲經營的中國企業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