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晚間,交大昂立公告稱,截至目前,公司仍未披露經審計的2022年年度報告及2023年第一季度報告,如公司在6月30日之前仍無法披露上述報告,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實際上,自去年8月份實控人“新老”交替后,交大昂立波折不斷,先后卷入了高層動蕩、年報“難產”、審計機構頻繁變動等輿論漩渦。“交大昂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若4個月期滿還交不出財報,等待它的就不是戴帽了,而是沒有斡旋余地的退市結局。”有投資者對此不免擔憂。
截至目前,交大昂立股票仍處于停牌狀態,股價2.49元/股,自“新老”更替公告日(8月12日)的收盤價3.97元/股跌去37%。
兩期財報“難產”遭遇退市危機
作為一家國內老牌保健企業,4月26日,交大昂立公布要推翻此前公司六年年報的消息,令市場乍然,公司兩期財報“難產”,股票因此停牌。如公司在股票停牌兩個月內仍未披露的,則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據公司公告,因在年報審計過程中發現多項涉及前期會計差錯更正事項,該多項事項對年報數據認定產生重大影響,公司同時需要對2016年至2021年六年的年報進行重新編制,出具更正后的年報,工作量巨大,任務復雜繁重,公司預計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及2023年第一季度報告。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宣布財報“難產”的后兩日,交大昂立便要匆忙換掉上任不足4個月的審計機構——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讓市場不免生疑。
往前回溯,今年1月份,中興華臨陣上任,替掉了原先的大信會計師事務所,成為交大昂立新的審計機構。需知,上市20多年來,交大昂立變更審計機構并不頻繁。在中興華之前,大信上任也只有一年多時間,而最先的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則曾為交大昂立提供財報審計服務長達20年。
交大昂立1月份變更審計機構為中興華而后又在4月份與其倉促解除合作的操作均未履行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決議程序,引來監管的關注,上交所要求交大昂立補充披露該事項應當履行的決策程序、實際履行情況及其合規性。
投資者對此同樣提出質疑。5月16日,在投資者關系平臺上,有投資者直指公司是否存在因大股東謀求自身其他利益,通過改聘審計機構購買(虧損或盈利)審計意見,因公司管理層過度干預,導致無法及時披露年報公司的情況。
對此,交大昂立并未給出明確回復。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找到新的審計機構。
監管問詢函牽出一樁隱秘交易
交大昂立的一系列輿論風波,發生在公司實控人“新老”交替后至今的這一段時間。
2022年8月份,交大昂立完成實控人變更,由上海大眾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嵇霖先生。嵇霖先生旗下控制的企業,在此前分別以4.09元/股和3.80元/股的價格受讓老股,取得交大昂立26.17%的股份。
自掌舵交大昂立后,新任董事長便開啟了一系列操作。
10月28日晚間,交大昂立發布多則公告,其中包括《關于免去公司總裁的公告》以及《關于租賃辦公場所的公告》,其中被免職的總裁張云建先生上任僅兩個半月。
對于辦公場地,公司擬以年均782.22萬元的租金,租入新辦公場地,租賃租期為四年,合同租金總額約為3128.86萬元。原因是“為改善公司辦公環境,提升公司形象,滿足公司未來整體經營及做大做強的發展需求。”據悉,782.22萬元的年均租金占2021年歸母凈利潤的21%。
上述兩項議案以6票贊同,5票棄權(未表決)的結果通過董事會, 次日公司便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
“拔出蘿卜帶出泥”。在回復問詢函中,相關董事還補充說明了一個事情,即“據公司有關人員反映,大股東未經公司內部審批流程,將公司內的資金歸集后以貿易合同的方式對外支付了7000多萬元,然后總裁張云建對此持反對意見。”
一筆耗資逾7000萬元的木材采購生意,由此浮出水面。一家以保健品和醫養業務為主的上市公司,為何大手筆采購木材?令人生疑。
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交大昂立的前五大供應商合計采購金額分別為2524.92萬元、3317.47萬元、2406.52萬元,分別占當年采購總額的25.97%、31.11%、23.85%,這意味著過去三年,交大昂立的每年采購總額僅在1億元左右。
問詢函回復公告顯示,這筆逾7000萬元的木材交易已“夭折”,原因是昂立國際貿易重啟貿易業務后發現自身開票額度受限,即可開票金額與發票申領額度有差距,不能完整支撐業務規模。
尚不清楚開票額度就對外支付7000萬元采購木材,公司的管理與內控不免讓人擔憂。
業務無進展 忙于查舊賬“保健第一股”交大昂立路在何方?
交大昂立未來將走向何方?“現任管理層和實控人有必要對下一階段的改革方案和提升公司運營綜合質量對我們進行一些公開的溝通或發布。”有投資者去年11月在公開互動平臺留言。
但直至今日,尚未看到公司在經營戰略和業務方面的新進展。
交大昂立的股價也持續下跌。以交大昂立停牌前最后一個交易日2.49元/股的收盤價計算,公司新任董事長嵇霖控制的麗水農幫、麗水新城受讓股份的浮虧約為34%,上海韻簡、上海飾杰受讓股份的浮虧約為39%。
據公告,新實控人入主的原因是出于對大健康產業以及交大昂立未來發展的信心而進行的戰略布局。但面對巨額浮虧,這一筆買賣或許正在被重新評估。
今年1月份,交大昂立曾發布2022年年度業績預虧的公告,預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虧損約1億元,同比減少約369%。公司將業績下滑原因歸結為旗下公司,包含歷史收購的項目,存在資產減值跡象。緊接著,針對公司歷史收購事項,上海韻簡在4月份對部分原董事、高管人員發起股東代表訴訟。
新實控人忙于查舊賬的種種動作背后,新老實控人的爭斗繼續惡化,管理團隊仍未步入正軌。
今年5月份,交大昂立確定了總裁人選朱瑩政。但面對這名新任總裁,有3名董事和2名獨董投出了反對票。
反對的理由聚焦在新任總裁的過往履歷。反對理由為:擬聘任人選的履歷主要從事房地產評估相關業務,與交大昂立目前產業結構和發展戰略不一致。此外,擬聘任人選在上交所擬公開譴責名單中,目前尚無結論,不適合表決。
需提醒的是,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交大昂立有3.23萬戶股東。如若公司仍“避重就輕”,不把心思放在主業發展上,一旦觸及退市,這些股東或將面臨慘重損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