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資企業出海東南亞新機遇,解析落戶新加坡和泰國注意事項。11月14日,由福智霖(FOZL)集團和泰國恒信律師會計師事務所聯合主辦的“東南亞2023年新機遇——新加坡和泰國行業展望”線上分享會成功舉辦,近40家計劃出海的中資企業代表參與分享會。
本次分享會特邀嘉賓福智霖集團董事、首席戰略官周璠,泰國恒信律師會計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王恒,福智霖集團合伙人、企業咨詢總監蔡文峰,通過多年協助中資企業落戶新加坡和泰國的經驗分享、實操建議、本土化差異、雙總部等角度,詳述了東南亞巨大的發展潛力,中資企業順利落戶新加坡和泰國,以及借助東南亞優勢實現中資企業穩健長遠發展。
近年來,新加坡和中國的經貿往來越來越緊密。11月初,新中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在新加坡舉辦實體會議,達成19項備忘錄與協議,包括推進貿易、電子商務、數碼經濟、綠色經濟等合作。今年,雙邊貿易額有望突破1000億美元。周璠指出,新加坡一直都是中國企業出海的首選之地,未來也將持續這種趨勢。
參與分享會的文化科技公司代表孫女士表示,作為在中國發展十分快速的創新性文化科技公司,已經在中國取得了十分好的業績。“但為了公司的長遠發展,我們還是要向海外拓展。”我們公司出海首選就放在東南亞,計劃在新加坡設立全球總部。“這次分享會,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東南亞市場的發展潛力,也解答了我們這些出海企業的很多疑問。”
王恒表示,泰國在制造業方面為企業提供很多優惠政策和便利,但中資企業落戶泰國需要對泰國有深入的了解。“場地考察、思維方式、工作模式等,泰國有很多屬于自身的特色。”企業一定要有長遠的戰略規劃,一方面企業可以節省籌備運營成本,一方面也能很好地契合泰國的行業發展趨勢。“做的到,做的好,做的妙。”中資企業才能在泰國找到屬于自己的發展模式,進而實現本土化運營。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東南亞經濟體的增長維持良好態勢,未來10年將超越全球其他發展中區域,平均年增長率預計達4%至5%。隨著中國企業快速發展,并加快海外業務擴張,東南亞將為中國企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并助力中國企業實現全球化發展。
參與分享會的楊先生則指出,東南亞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經濟將處于平穩增長趨勢,這也是我們企業看好東南亞的主要原因。此外,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正式生效,讓我們公司更加堅信中國和東南亞將越來越緊密,市場也將越來越好。“明年,我們企業計劃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并在泰國設立生產中心。”
“這正是我說的,新加坡的雙總部優勢就在這里。”蔡文峰認為,雙總部體制能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牢固的基礎。如集團總部在中國,國際或區域總部在新加坡,制造基地在泰國或其他東南亞國家,集合各處的運營優勢,實現最大的市場化目標,助力中資企業國際化長遠穩健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