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鈴響起,一天的學習已經落下帷幕,希望小學的校門外卻靜悄悄的,以往的這個時候,校門口站滿了等待孩子放學的家長。“雙減”之后,孩子們的放學時間延后,足球、籃球、啦啦操、科學實驗、魔方、手工、閱讀、民族舞……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豐富了他們的課后時光,希望小學的校園里頓時充滿了歡聲笑語。對此,家長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不用報班不用輔導作業
課后服務改善了親子關系
“自從有了課后服務,我再也沒給孩子報過補習班了。”希望小學四年級四班的家長激動地說,“我家孩子對吉他特別感興趣,如今參加課后服務就能學習,回家還有練習時間,不需要額外給孩子報班學習,不僅省了錢,家庭氛圍還比以前好了。”
“我終于不用輔導孩子寫作業了,感覺親子關系都好了不少!”希望小學二年級六班的家長表示,“學校開展的課后服務解決了按時接孩子難和輔導孩子作業難的問題。有了課后服務后,孩子在學校做作業,有班級老師監管和督促,很快就能把作業做完,如果有不懂的,可以立馬問老師,遇有重難點問題,老師也會再跟孩子們講解,這樣不僅提高了孩子完成作業的效率,也鞏固了孩子知識點,而且回到家后,就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親子活動或者做別的事情,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都輕松了不少。”
以活動性、實踐性、趣味性為出發點
多元發展提升學生素養
“‘雙減’政策落地以來,學校通過作業改革、評價優化、課后服務創新三個維度來減輕學生學業負擔,以達到‘提質增效’目的。”希望小學校長王文茹介紹,“學校集全學科教師之力,以活動性、實踐性、趣味性為出發點,圍繞核心素養梳理‘希望課后服務學科自選菜單’。如數學組安排的‘數學好玩’,學生可以通過動手操作、參與探索,進一步感知、理解學習內容;美術組開發‘身邊的設計’,學生化身小小設計師;語文組的‘整本書閱讀’、體育組的七彩繩、音樂組的合唱、舞蹈等。”
“12月,我們策劃了‘創意帽子秀’,全校將利用環保廢舊材料手工自制足球宣傳帽走秀,孩子們都十分期待。”“希望七旋風”魔方互學、“希望七椽”硬筆及軟筆書法、“希望七索”科學實驗、“希望七躍”體育鍛煉(包含足球社團、籃球社團、乒乓球社團、武術社團、跆拳道社團、啦啦操社團)、“希望七美”創意美術及民族舞、“希望七趣”圍棋社團及主持與表演、“希望七鍵”少兒編程、“希望七創工藝坊”社團、“希望七勤”勞動教育……希望小學以20余種活動扎實推進五育并舉,以更好地延伸課堂學習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
此外,學校搭建了以“兩融合”“學科周”為主要形式的實踐平臺,即:將課后服務與校園主題活動、校內各類小型比賽活動相融合;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圍繞一個學科,交替開啟為期一周的主題式學習。王文茹表示:“課內外課程內容的融通,讓學生素養得到多方位浸潤和培養,有效實現了快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