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對《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草案)》進行一審。這也意味著,北京自貿試驗區的多項改革舉措、制度成果將上升為法律規定。
條例草案突出了“北京特色”,以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為重點,在地方事權范圍內進行制度創新。記者發現,條例草案從多方面探索制定規則,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看點1
探索構建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
用好中央授權和突出北京特色,是這次立法的兩個特點。在體現北京特色方面,尤其突出了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點。記者注意到,在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方面,條例草案擬規定,探索構建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提供通信服務保障。
此外,條例草案還擬規定,探索制定信息技術安全、數據隱私保護、跨境數據流動規則,創制數據交易標準和流通服務體系,探索數字貿易規則。探索數字領域國際合作、參與制定國際規則,在數據跨境傳輸等領域實現互惠互利,推動數字貿易港建設。鼓勵應用區塊鏈技術規范跨境貿易、法律合規、技術標準的實施。
條例草案提出,自貿試驗區探索創制數據確權、數據資產、數據服務等交易標準,以及數據交易流通的定價、結算、質量認證等服務體系,設立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建立健全數字交易規則,規范交易行為。
看點2
支持人民銀行設立金融科技中心
完善金融服務是此次立法的一個重要方面。立法在鼓勵金融機構拓展業務、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布局、圍繞金融重點領域提升金融服務水平等多方面都做出了規定。
條例草案提出,鼓勵自貿試驗區建設金融科技項目;建設金融科技應用場景試驗區,建立應用場景發布機制;支持人民銀行設立金融科技中心,建設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和數字金融體系;鼓勵金融機構設立金融科技公司,探索創新金融科技業務。
此外,對于北京自貿試驗區為“一帶一路”提供金融服務方面,條例草案也有相關規定。草案提出,北京市鼓勵自貿試驗區設立“一帶一路”資產交易平臺,為市場主體提供項目融資、國有資產流動、人民幣跨境交易等服務;擴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金融開放,加強金融合作,完善業務布局,提升“一帶一路”金融服務水平。
同時,防控金融風險也有相關規定,條例草案擬規定,自貿試驗區建立健全金融風險監測和預警機制,強化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和反逃稅工作,利用信息技術創新風險研判和風險防控手段,建立金融風險聯防聯控體系,提升金融風險防控能力。
看點3
鼓勵自貿試驗區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
在條例草案中,“推進優勢產業的開放”也是一項重要內容。
未來,哪些優勢產業的對外開放將在北京自貿試驗區獲得鼓勵和支持?記者從條例草案中發現,涉及產業涵蓋了臨床前沿醫療技術研究、國際教育、網絡游戲、航空維修和航空金融等領域。
在醫療方面,條例草案提出“醫療健康數據共建共享”“建設國際研究型醫院、病房”等,擬規定鼓勵自貿試驗區開展干細胞、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等臨床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開展去中心化臨床試驗試點,鼓勵醫療健康數據共建共享;探索建設國際研究型醫院、病房,促進醫藥研發成果孵化。開展跨境遠程醫療,促進互聯網醫療發展。
在教育方面,條例草案擬規定,北京市鼓勵自貿試驗區加大國際教育供給,優化國際學校布局;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項目和職業教育國際合作示范項目;允許外商投資單獨設立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經營性職業技能培訓機構。
條例草案擬規定,推動網絡視聽、網絡游戲、數字音樂、電子競技等業態發展;支持設立國家文化出口基地,促進文化信息、創意設計、游戲和動漫版權、數字影視等領域文化貿易。
看點4
區域管理機構享有區級人才落戶推薦權
對于自貿試驗區發展的“人才保障”措施,此次立法也有明確的條款,涉及創新人才引進政策、為人才發展提供便利等方面。如條例草案擬規定,鼓勵自貿試驗區為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在購買和租賃住房、子女入學、醫療保障、出入境等方面提供便利。
條例草案還提出,區域管理機構享有區級人才落戶推薦權;賦予綜合保稅區管理機構工作居住證辦理權。什么是區域管理機構?按照此次立法的規定,自貿試驗區片區所在的區應明確區域管理機構,承擔自貿試驗區建設、管理和服務等具體事務。
此外,在人才保障方面,條例草案擬規定“探索建立過往資歷認可機制”,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具有境外職業資格的專業人才從事專業服務”。
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此次立法提出鼓勵與天津、河北開展跨區域產業合作;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共建、共享境內外合作園區,深化產業鏈協同;支持與天津、河北開展技術市場融通合作,便利人才跨區域流動,健全聯合授信機制;推動實現政務服務標準互認、結果互認、跨區域通辦,推動形成統一開放市場等方面內容。
■ 解讀
為何要立法?
去年8月30日,國務院批準《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當年9月24日,北京自貿試驗區正式揭牌,包括科技創新、國際商務服務、高端產業三個片區,實施范圍119.68平方公里。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北京自貿試驗區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制度成果和經驗做法,向全國復制推廣。
北京市司法局局長李富瑩介紹,這次立法立足國務院批準的《總體方案》,落實國家授權改革要求,將自貿試驗區改革舉措固化為立法制度;對標國際先進規則,探索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跨境貿易、數據跨境流動等領域規則;針對市場準入、資金融通、土地資源配置、人才保障等重點問題,完善體制機制,增強市場主體獲得感。
立法明確哪些內容?
條例草案共11章72條,主要包括十個方面的內容,涉及明確自貿試驗區發展定位和目標、明確自貿試驗區管理體制、推動投資開放與貿易便利、推動科技創新、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等。
如條例草案對自貿試驗區的發展定位和目標有明確表述,將自貿試驗區定位為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戰略要求,圍繞“四個中心”戰略定位,立足提升“四個服務”水平,助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數字經濟試驗區,著力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