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勉縣縉頤國際星城小區,地面整潔,綠意盎然,環境優美。曲徑通幽處,小區居民正坐在長廊里話家常,給人以舒心、和諧、愜意之感。
“以前我們的小區環境不是很好,安全隱患也多,跟現在的環境沒法比。”小區居民劉大媽說。說起變化,年過花甲的王奶奶喜笑顏開:“不僅如此,自從紅色物業入駐以后,現在很多事在家門口就能辦,有了問題就直接向物業反映,解決的可快了。”
堅持“黨建+共建聯建”。以黨建為抓手,吸納聯盟社區、物業服務企業、業主代表中政治素質過硬、組織能力強的黨員成立小區黨支部,構建小區紅色堡壘,實現共建聯建。小區黨支部迅速摸清黨員底數,建立黨員信息臺賬,同步選配17個黨員志愿者作為樓棟長,把黨組織深植于小區樓棟里。樓棟長積極投身到小區環境整治、疫情防控、糾紛調解、抗災救災等工作中,架起黨群連心橋。
堅持“黨建+效能提升”。加強小區治理精細化,滿足小區群眾多元利益訴求,充分發揮小區黨支部凝聚群眾優勢,在退役軍人、創業先鋒、退休黨員等人員中推選出責任心強、服務心強的業主代表成立業主委員會,進而形成“小區黨支部+業委會+小區居民”良性互動關系,激發廣大居民參與小區建設的自覺性。
面對小區業主們集中反映的寵物隨地大小便、高空拋物、消防通道停車等突出問題,小區黨支部召開業委會和物業公司共同參加黨建聯席會議,進行專題討論并制定問題整治實施方案。利用電子屏、微信群、宣傳欄對高空拋物、占用消防通道等行為造成的嚴重后果進行重點宣傳,加強警示教育,在小區營造環境優美、鄰里互助、和諧穩定的良好氛圍。
堅持“黨建+良性互動”。以黨建凝聚人心,充分發揮黨員群眾特長,組織文化、醫療衛生、環保、消防等專業志愿服務隊進小區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勉陽街道在縉頤國際星城小區探索構建的“小區黨支部+社區+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公司+黨員志愿者+小區居民”六方聯動小區治理模式,搭建起小區內部矛盾化解、困難互幫、利益協調、共促共建的平臺,充分激發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實現問題在基層解決、服務在基層拓展,民心在基層凝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