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西安市委宣傳部、西安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了第三場西安市“奮進新征程 譜寫新篇章”新聞發布會,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郭曉輝介紹了高新區發展計劃。
新建市政道路73條
新增共享停車位2500個
發布會中,郭曉輝表示,高新區將搶抓西安都市圈建設機遇,從出臺“硬科技創新人才十條”、建設科創基金園、設立17支產業基金等方式,聚焦產城融合發展。同時,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加大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高品質公共服務供給,打造共享美好幸福生活的標桿。
2022年,天橋高速、灃邑大橋等重點項目開建,絲路科學城“六橫六縱”、絲路軟件城“八橫八縱”等路網打通,高新一中改擴建、市第一醫院遷建、永安渠商業街等一批高質量民生項目建成投用。新建市政道路73條,新增共享停車位2500個,新建保障房6634套,綠化覆蓋率達到46%。新增養老床位1000張,新增城鎮就業1.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8%以內。到“十四五”末,建成面積200平方公里,聚集百萬科創人才,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價值高地和西部產城融合典范。
“十四五”末
至少聚集150家世界500強企業
華商報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高新區將持續擴大開放上當好示范引領,加大離岸創新中心、海外科技服務站、產業園區等開放平臺建設;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打造成本低、效率高、服務優的國際貿易大通道。
到2022年底,政務服務事項100%進駐大廳,重點項目實現“一站式”審批服務,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3300億元,聚集世界500強企業130家以上。到“十四五”末,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4000億元,聚集世界500強企業150家以上。
聚焦秦創原平臺建設
“十四五”末技術合同交易額突破1100億元
郭曉輝表示,高新區將繼續充分釋放國家自創區、硬科技創新示范區優勢,狠抓秦創原平臺建設和創新能力提升,打造中央創新區等高能級創新增長極。
未來,高新區將從四方面落實秦創園平臺建設。聚焦“三器”建設,做優全域承載空間。聚焦科企培育,增強全域承載動能。聚焦平臺建設,強化全域承載抓手。聚焦機制創新,提升全域承載效能。
到2022年底,技術合同交易額780億元,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3800家、高新技術企業1600家、上市企業1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30%。到“十四五”末,研發投入占GDP比重7%,高新技術企業6000家,技術合同交易額突破1100億元。(華商報記者 任婷 李新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