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資料圖】
元旦假期,上海出手了,給每個醫護人員發6000元津貼。據說只要是一線醫護,無論有沒有編制,全部都發。
上海市衛健委近日發布了《關于保障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力量的工作意見》的通知,提出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廣大醫務人員承擔非常繁重工作任務,要進一步保障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力量。
通知要求,在落實績效激勵方面,按要求向市、區兩級醫療機構中直接參與新冠病毒感染防疫和救治一線工作的醫務人員發放相關補助。
中心意思就一個:發錢發錢發錢。
為什么發錢,因為最近疫情開放后, 最忙碌、最拼命的就是醫務人員,他們真的是中流砥柱,很多人陽了以后還在堅持。
對他們,不能總唱聽我說謝謝你,物質獎勵也要跟上,6000元雖不算多,但表現的是政府和人民對一線醫護人員的敬意,這是一份實實在在的獎勵,這是對醫護人員辛苦付出的回報。
我覺得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這次開了一個好頭。
02
就說發錢這個事,無論什么行業,能慘到讓政府直接發錢,然后人民群眾還沒什么怨言,那真是慘到家了。
近期的朋友圈,普通人在各種花式曬“陽”,而醫護人員的朋友圈畫風則大不相同。
有陽了后失聲的醫護,在背后貼上字條,“我失聲了,請諒解......”
一紙告白,道出了多少醫護人員的辛苦和堅持。
也有陽了4天帶病復工,只為了重癥病人。輕傷不下火線,生病了也得硬撐著。
有醫生連續4日每天出診超過16小時,實在太累了,趴在桌上睡了短短5分鐘,起身繼續給病人看病。
有護士帶病上班,一邊自己輸液,一邊照顧患者輸液。
目前各地的感染峰值已經到來,醫院走廊里都是病號,還有很多病號在急診門診排隊。
而醫務人員,哪怕陽了,也要強撐著身體,繼續上著班,超負荷工作。
三年前,醫護人員逆行武漢,硬生生在病毒和普通人之間樹起生命屏障,三年后,還是這群處在抗疫“風暴中心”的醫護人員,白衣執甲,向險而行。
無論政策做什么調整,沖在前頭的永遠是他們。
也許有人會說,其他職業同樣也很辛苦,但別忘了醫護人員是要在面對更多的感染者的前提下為我們服務。
他們同樣也會被感染,他們感染了同樣也需要休息,可醫護就那么多,一個蘿卜一個坑,他們即使感染了又能休息多久呢?他們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恢復身體,然后進入工作狀態。
在抗擊疫情這個戰場上,醫護就是戰士,戰士勇敢一點,就可能多救一個人,而這個人有可能是你的同事、朋友,或者親人。
單憑這一點我覺得發6000塊錢津貼真的不多。
03
抗疫三年,醫護人員永遠沖在前頭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但這個共識不能單單就要求他們靠著一個所謂的“白衣天使”吊著。
最近很多地方都出臺了關愛措施。
比如江蘇無錫,允許疫情緩解后,醫務人員的加班置換成帶薪休假,可在兩個年度內使用。
比如浙江,要求在評選先進、職稱評審、崗位晉升等領域,向一線醫務人員傾斜。
相比而言,還是上海來得直接又實際,發錢才是真正的精神激勵與物質獎勵的完美結合。
過去三年,我們目睹了一線醫護人員的熱血與熱淚,我們看到了他們的艱苦鏖戰,我們知曉他們的危險與痛苦,我們更能體會到他們作為普通人的壓力與心酸。
全國上上下下的一線醫護工作人員,三年來為抗疫付出了艱辛的努力,該獎勵的時候就都獎勵一點吧,不一定也要學上海發6000,各自視情況而定,或多或少都發一點。
特別是那些鄉村醫生和大醫院的一線醫護,一個條件太艱苦,一個接診病人太多,更應該發。
穿上那身白衣,他們扛起了那份職責,但脫下那身衣服,他們也要養家、要生活。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是他們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為眾人抱薪者,絕不能讓他們寒心。他們的付出,應該被看見,被尊重。
對于醫務工作者,文字表白最是蒼白無力,發現金才是最有效的表白。
上海開了個好頭,希望全國各地都能抄作業跟上。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