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刻孤單
【資料圖】
不妨抬頭看看月亮
文丨李月亮 小黃同學
每晚八點半 陪你看世間
這兩天,前央視主持人樊登的父親因新冠去世的消息刷了屏。
很多人特別唏噓。
因為就在老人去世前一天,樊登還在社交平臺上說了爸爸的消息。
他說爸爸并沒有特別大的異常,只是有點犯迷糊。
但送到醫院后,一拍CT,才發現肺部已經大面積變白了。
——就是傳說中的“大白肺”。
醫生當時就說,老人已經非常危險了。
而到了這種程度,老人竟然也沒表現出太大的不舒服。
樊登說,這次很多人都這樣,因為年紀大了,比較遲鈍,這種情況就叫“沉默型低氧血癥”。
樊登當時還專門發朋友圈說,父親之前意識清楚、食欲很好,也從未說過喘不上氣,只是晝夜顛倒,隨時瞌睡。
結果沒想到已經是那么嚴重的肺炎。
他特別提醒大家:
“這次病毒確實可怕,大家一定當心!”
遺憾的是,雖然老人家已經入院搶救,但最終還是走了。
01
“白肺”消息紛紛傳來
而讓人擔憂的是,樊登父親的情況,最近特別多。
來自江蘇的醫護@作死之一只僵僵 曬出了兩名患者肺部纖維化的照片,說:
“這幾天見的大白肺比學醫以來的都多。”
這兩個病人,一個93歲,一個76歲。
76歲那位,已經離世了。
12月23日,四川的神經科醫生@不神經的神經科醫生,也發了一張肺部完全變白的圖片。
讓人震驚的是,這竟是一位30多歲患者的胸片。
@手抖毛大夫 發文稱:
“一個50多歲的男性,陽性的第5天暈倒在路邊,但是他不發燒、沒有肌痛咽痛嗓子痛,甚至覺得自己還能上班,但是一掃CT,已經顯示大面積白肺,血氧飽和度也低至86%。”
前兩天,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艾靜文說:
“12月23日上午,光是華山醫院急診室30多位新冠留觀病人里面,就有10位患者都有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表現,有1位患者甚至有典型的病毒重癥型肺炎。”
據橙柿互動和都市快報的聯合報道:
四川一個奶奶,今年76歲。
12月11日,老人家因為感染了新冠,出現了呼吸困難的癥狀。
送到醫院后,老人家已經意識不清,呼吸衰竭了。
更恐怖的是,一拍CT發現肺都白了。
她當即就被推進了ICU,上了呼吸機。
但是雖然醫院全力搶救,12月17日,老人家還是因為多臟器衰竭,不幸離世。
02
到底啥是“大白肺”
那到底啥是 “大白肺”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肺的樣子。
正常情況下,人的肺是挺大的兩坨肉,長這樣:
如果健康人拍CT,肺部應該主要是黑色的(下圖左)。
但是如果肺被病毒感染了,里面就會有很多的水,這個時候再去拍片,肺部看上去就是模模糊糊,云霧狀的白色(下圖右)。
這就是我們俗稱的“白肺”。
白色越多,就說明越嚴重。
如果新冠感染后,出現“大白肺”,就意味著肺部已經被病毒嚴重侵蝕了。
大家知道,肺是人的呼吸器官。
人體需要的氧氣,全靠肺提供。
那如果肺被病毒破壞了,人的氧氣自然就不夠了。
人就會覺得憋悶,就會讓肺使勁呼吸,盡量多提供氧氣。
所以表現出來,就是胸悶、氣喘(當然也會有咳嗽、發燒,甚至腹瀉的情況)。
這是正常人的反應。
但是還有些老人,反應很遲鈍。
他們的身體明明已經很缺氧了,但他們感覺不到,也就不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之類的癥狀。
就像樊登父親一樣,血氧已經很低了,但人看起來沒什么不一樣,就是有點犯迷糊。
這種情況往往是最危險的。
因為很容易延誤病情,當你發現不對勁的時候,他們可能已經缺氧很長時間了。
如果缺氧短時間內沒得到糾正,就容易造成各器官的衰竭。
所以,“沉默性肺炎”會導致很可怕的后果,大家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說到這里,我給大家捋一下奧密克戎是怎么讓一個人的身體崩潰的。
先說,奧密克戎這個小病毒,它更喜歡跟人上呼吸道的一種細胞受體結合,所以它容易讓人上呼吸道感染。
而早期的原始毒株,更容易跟人肺部的一種細胞受體結合,所以更容易讓人肺部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肯定要比肺部感染更容易,人的癥狀也更輕。
這就是奧密克戎的傳播力更強、毒力更弱的原因之一。
但是奧密克戎“不容易感染肺部”,不代表它“不會感染肺部”。
如果你感染了奧密克戎,剛開始它肯定是駐扎在你的上呼吸道的。
它鉆進你上呼吸道的細胞,繁殖小病毒。
然后大量釋放出來,這些新病毒又鉆進你更多細胞,繼續繁殖更多小病毒。
如果你的免疫系統不及時滅掉它們,它們勢力越來越大,就會跑到跟呼吸系統相連的肺部,繼續攻占肺部細胞。
那些被它們攻占的細胞,就被嚴重破壞,然后崩潰了。
崩潰的細胞太多,你的肺就不能正常呼吸了。
你就開始缺氧。
而人體的各個器官,都是需要氧氣的。
當肺提供的氧氣越來越少,很多器官就開始衰竭。
如果一個老人,本來心臟就不好,這一缺氧,心臟肯定首當其沖就先衰竭了。
這就是有基礎疾病的人,新冠感染后更容易出現危重癥的原因。
那怎么預防這種最壞的結果呢?
最好肯定還是不感染。
其次,就是把病毒控制在呼吸道,不讓它去侵犯肺部(也只能靠自身免疫系統去控制)。
再次,就是密切觀察感染者的身體狀況,一旦發現癥狀比較嚴重,可能成肺炎了,就要立刻送醫院。
醫院對病毒沒啥辦法,但對肺炎或者其他并發癥,還是有辦法的。
03
“肺炎”的比例到底有多少?
前天,國家衛健委正式發布公告:新冠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冠病毒感染。
因為現在的奧密克戎毒力減弱了,造成肺炎的比例很少了。
這也是有道理,奧密克戎造成的肺炎,確實比早期要少很多了。
但另一方面,眼下的大量事實也告訴我們,雖然比早期少,但也不像某些專家說的那么少。
那問題來了:新冠感染者中,出現肺炎的比例到底是多少呢?
今年7月,權威雜志《疫苗》發表了一篇報道。
我覺得跟我們目前的感受非常接近。
研究者收集了今年1-4月份,北京的154例患者奧密克戎感染者。
這些人的情況是:
無癥狀感染者占6%。
輕癥(無肺炎)感染者占到了78%。
普通型(有肺炎)感染者占到了16%。
注意這是大半年前的數據哦,那時我們還沒放開。
但它和我們目前感受到的差不多。
極少數人,沒感覺。
近80%是輕癥,發燒咳嗽渾身疼,但沒有肺炎。
而還有一小部分,相對嚴重,需要去醫院。
按這份研究的結果,肺炎比例是16%(和我查到的其他資料比,這個數字是偏高的)。
我們暫且用它推算一下。
如果一個城市有一千萬人,80%的人感染了奧密克戎,那么這個城市就會有128萬人出現肺炎癥狀。
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啊。
04
我們怎么辦?
當然,肺炎是可以治的,不用太過害怕。
只是當一個龐大數量的人集體感染,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而這次的危重癥的病人,絕大部分是脆弱人群。
主要是指60歲以上,可能患有以下疾病之一的:
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疾病,肺部疾病、腫瘤晚期、肥胖、慢性腎臟疾病、免疫缺陷等……
他們如果得了肺炎,發展成重癥患者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所以一定要重點關注家里的老人。
而肺炎的癥狀容易被掩蓋,只有通過CT才能被及時發現。
尤其是老人,感染后反應又不明顯。
年輕人發高燒,是因為免疫細胞在和病毒激烈作戰。
但老年人的免疫細胞抵抗力不行了,病毒很可能根本不需要什么大戰斗,就能長驅直入。
所以表面上看,老人好像都沒什么特別的異常,感覺癥狀很輕。
但是過上幾天,病毒在身體里大肆作亂,問題就嚴重了。
所以如果老人陽了,一定要密切關注這幾點:
①進食狀態:進食困難,反復惡心嘔吐。②大小便狀態:是否有尿失禁、小便量明顯減少,頻繁腹瀉等情況。③精神狀態和神志狀態:精神萎靡,總是睡覺,反應差,異常舉動,說話時而清醒時而迷糊,不認識人。④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持續或者加重。⑤出現新的癥狀,如肢體活動狀態不好、抽搐等。
出現上面的情況及時去醫院診治。
當然,年輕些的感染者,也不能太大意。
前面說了,還是有一些很年輕的人,感染后以為沒什么,已經正常開始上班了。
結果病情忽然加重,一檢查已經是大白肺。
所以,60歲以下的“年輕人”,如果出現持續高熱不退、劇烈咳嗽,并伴有持續胸悶、胸痛等癥狀,也必須及時就醫。
另外,我們可以在家自備指夾血氧儀,一旦發現家人的血氧低于93%,就要高度警惕。
低于90%,就必須趕緊送醫院。
樊登就是發現父親的血氧只有88,才趕緊送老人家去的醫院。
05
不輕視,也不恐慌
其實和新冠打仗,打的是科學仗。
我們靠什么戰勝病毒?
是靠免疫力,更要靠對病毒的科學認知。
所以這段時間,大家一定好好學習,了解新冠的常識。
這樣才能在遇到各種情況時,都懂得怎么正確處理。
奧密克戎感染,它不是有些人說的那么輕松,但也不是我們之前想象的那么可怕。
咱們不輕視,也不恐慌。
先好好把這一段高峰熬過去,情況一定會好起來。
謝謝你用心看完,還請點亮【贊】+【轉發】,讓更多人看到~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李月亮。高人氣作家,新女性主義者,扎實寫字的手藝人。以理性和智慧陪萬千讀者成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