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的經濟活力,既體現在航母級企業的數量和質量上,更爆發在中小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上。事實上,北侖區中小企業的發展路徑就是寧波中小企業成長歷程的縮影。那么,這個“模塊”為何能壘起寧波工業成長、城市經濟活力的“大廈”?
厚植開發開放優勢。北侖區是在改革開放后經寧波市區劃調整而成立的。1985年寧波設立濱海區,1987年更名北侖區。與濱海區同步,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這是我國首批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2020年,浙江自貿試驗區在全國率先實現擴區,寧波片區承擔了“國際航運和物流樞紐、國際油氣資源配置中心、國際供應鏈創新中心、全球新材料科創中心、全球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戰略功能。今年1月23日,新的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寧波片區管理委員會揭牌成立。
不同的時代作出了同樣的抉擇——將開發開放的歷史使命賦予了這片土地。“中國自貿,寧波實踐”。如今,寧波已成為全國第三個先行先試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發展新政的地區,入選首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復制推廣了全國自貿試驗區改革219項。浙江省首個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也在這里投資落地。隨著注冊、通關、金融、物流成本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陸續落地,46平方公里的片區內企業總數已達37912家。這片開發開放的熱土造就了中小企業的活力。
瞄準“專精特新”方向。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寧波走的是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路,即大力培養“專精特新”企業,形成有利于其發展的推進機制、政策體系和制度環境。截至目前,寧波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82家,是全國4762家的3.82%,位居全國城市第三。臻至模具、力勁科技、微科光電等都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寧波錸微半導體有限公司于2019年6月在北侖區成立,是一家專注于第三代半導體賽道的中小企業,主要從事氮化鎵器件等的研發、應用與產業化,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行政總監趙銳表示,正是落地寧波享受到了很多政策紅利,才實現了企業快速成長。如今公司已開始批量生產,待產能布局完成后,預計將在全球占據可觀市場份額。
這樣瞄準新興賽道且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在寧波還有很多。它們是潛在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在創建、創新投入、人才、資金、平臺服務等方面得到了重點支持。如果進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庫,它們還將享受到寧波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針對企業發展需求量身定制的“資本、數字化、人才、創新、宣傳”服務組合拳,實現更加高效的進階。
拉動增長關鍵引擎。事實證明,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片區戰略功能定位與寧波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市相呼應,產生出強烈的“場效應”。
寧波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寧波調查隊近日發布了2021年經濟運行情況。這一年,全市實現GDP總量14594.9億元,增量2186.3億元,增速8.2%,均是近年來的高點。其中,全市工業經濟呈現產銷兩旺局面,大型企業增加值增長7.8%、中型企業增長17.1%、小型企業增長13.1%。“足見中小企業已成為拉動寧波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也是寧波經濟在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疫情影響時依然保持強大韌性的重要支撐。”寧波市經信局相關人員說。
據介紹,未來,寧波將服務中小企業個性化發展需求,依托更多公共服務平臺,推出更具精準服務內容,營造更具完善服務生態,助推一批成長性好、專業化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產品服務特色化明顯的中小企業加入到專精特新“小巨人”行列中,有力支撐寧波打造單項冠軍之城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城市。
關鍵詞: 壘起城市經濟活力的大廈 更具精準 服務內容 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