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記者從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十三五”期間,青海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6%,培育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23家,累計完成一般性工業投資2415億元。工業園區工業增加值占該省規上工業的比重超過90%,工業整體實力和產業集中度顯著提升。
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洪濤介紹,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青海省累計采購價值2.94億元防疫應急物資,新建日產30噸84消毒液和30噸醫用酒精生產線,支持9家企業建設52條口罩生產線。多渠道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物流費用,協調減免社保失業工傷保險等費用,累計降低企業各類成本118.58億元。
“我省出臺《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和推動重大項目開復工的政策措施》,制定落實工業領域保市場主體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兩個實施方案,下達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1.5億元,爭取中央財政專項資金3062萬元,促成銀企信貸協議255億元,發放企業續貸周轉資金2.08億元,強化市州、園區協調聯動,全方位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洪濤說,2020年青海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2%,較年初提高6.3個百分點。
五年來,青海省工業領域累計實施338項技術創新項目,創造各類科技成果206項,制訂各級各類標準215項。鹽湖資源綜合利用、鋰電、光伏制造等8條循環經濟產業鏈做優做強,循環經濟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60%以上;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18.4%,較2015年提高11.7個百分點,工業調結構步伐加快,新動能加速成長。
“2020年,青海省在線上和線下成功舉辦中國青海結構調整暨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青洽會),簽訂投資總額1035億元的各類合作項目240項,為全國各地在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舉辦大型經貿盛會提供了青海經驗。”洪濤介紹,“十三五”期間,青洽會累計簽約項目1586項,項目總投資額達7305億元;全省累計實現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484億元。同時,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系加快完善,截至2020年底,17戶出資企業資產總額3049.8億元,五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5417.6億元,上繳稅費233.8億元,國有企業持續做強做大,“壓艙石”作用顯著發揮。(李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