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記者15日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舉行的京津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新聞發布會獲悉,近年來,京津冀三地生態環境部門逐步建立完善協同機制,聯合立法、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協同治污,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在三地的共同努力下,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1年三地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全部步入“30+”階段。
空氣質量方面,2021年三地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全部步入“30+”階段;2022年以來,三地PM2.5平均濃度繼續同比下降,與2013年相比降幅均達到60%以上;重污染天數均大幅消減、優良天數大幅增加。水環境質量方面,三地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Ⅰ—Ⅲ類)比例均動態達到“十四五”國家目標要求,且全面消除劣V類斷面。生態質量方面,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持續提高,北京密云水庫入選全國首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天津海河河北區段入選全國首批美麗河湖提名案例、河北秦皇島灣北戴河段入選全國首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
黨的十八大以來,三地大氣污染防治按下“加速鍵”。十年來,三地分類整治“散亂污”企業16.3萬余家、三地農村及城鎮地區散煤清潔能源改造近1580萬戶,北京市實現平原地區基本無煤化,天津市燃煤鍋爐和工業窯爐基本完成清潔能源替代,河北省基本淘汰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