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不僅能進行交通、能源監測等智慧管理,還能提供云存儲、高算力等服務助力科研創新……這樣的“智慧大腦”已在未來科學城建成。記者昨天從未來科學城集團獲悉,北京未來科學城智慧城市運行服務中心(IOC)項目近日完成竣工備案。
外觀為長方體、以棕色黃色線條搭配、頗具簡潔科技風的智慧城市運行服務中心,位于未來科學城“能源谷”核心區。項目建筑規模約1.34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數據機房、指揮監控大廳及配套用房等。為實現海量存儲、高速算力等需求,項目還配套了1200架數據機柜,配建了高效節能的冷卻系統、智慧運行管理平臺,并接入雙路高速網絡。
這個“智慧大腦”將在哪些領域大展身手?項目負責人介紹,“智慧大腦”將服務于未來科學城的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城市管理涉及智能交通、智能建筑、智慧能源等多個方面。目前,我們已先期啟動搭建能源智能監測系統、智能交通一期項目等,都將隨著IOC項目的運行直接接入。”負責人舉例,能源智能監測系統已接入未來科學城多家央企,可以實時監測其能耗情況,便于收集數據制定節能方案等;智能交通一期項目可實現區域內交通信號燈控制、公交電子站牌控制、路況監控與事件檢測等。
除了助力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城市運行服務中心未來還將成為幫助未來科學城企業科研創新的“超級大腦”。項目計劃搭建一體化未來云平臺,提供上云、用云、管云一站式云服務方案,構建一體化云生態體系;打造未來算力平臺,提供智能模型訓練推理、高性能計算模擬、工業仿真、大數據挖掘分析等先進普惠的算力服務,滿足科創企業對算力的需求;構建數字化咨詢服務平臺,為政企提供一站式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對于創新型中小企業而言,他們無需自己去購買很多基礎設施并配備運維人員,可以通過IOC項目享受到數據服務。”項目負責人表示。
此外,智慧城市運行服務中心還將成為支撐政務數字化的基礎設施。項目運行后,將為昌平區45個部門的200余套業務系統提供數字運行環境,確保政務云系統正常運行,并更好地實現數據共享。項目還將建設未來科學城應急指揮調度中心,為處理區域內應急事件提供應急指揮及綜合調度保障能力。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