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 孫杰 通訊員 朱彬)昨天,第三屆“智匯·海淀”人才主題周花園路街道活動在集智未來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基地舉行。屬地街道與創新園區聯動,推出了一系列服務科技人才的新措施。
坐落于知春路的集智未來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基地是北京市屬專業化人工智能科技孵化園區,集聚了百余家人工智能創業企業,從業人員近四千人,大部分來自中科院、清華、北大、北航等高校以及互聯網大廠,園區聚集的人才包括中外院士、青年科學家、千人萬人計劃專家、留學歸國人才等。
集智未來董事長樊曉慧介紹,為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園區發布《支持大學生就業創業十條措施》,覆蓋技術能力提升、就業面試輔導、就業服務對接、孵化空間支持、創業輔導服務、公司注冊支持、金融對接服務、科技條件支持、知識產權服務、場景對接服務十個方面。
具體措施包括:免費為合作高校在校大學生提供1門工程實踐能力課程、4門人工智能進階學習課程、5門項目實訓課程;為大學生創業團隊提供最高價值7.5萬元的空間支持;為成功注冊公司的創業公司提供最高價值37.8萬元的孵化器1間辦公室1年免房租空間支持;為大學生創業團隊和創業公司孵化期限內每年度至少提供2次技術、資源、金融、知識產權服務、一對一輔導;為每個大學生創業團隊和創業公司提供價值1.6萬元的創業服務包;為租用本地研發測試機房和云超算服務的大學生創業團隊提供優惠。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