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北京市大力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生態保護五大行動計劃,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日前,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2年上半年,北京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4%。
上半年北京查處生態環境違法行為7559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半年,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舉措,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深入開展“一微克”專項執法行動,以揮發性有機物為重點,聚焦工業企業、重型柴油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等重點領域,部署開展了16項大氣類專項執法,聯合多部門開展水流域執法,加強土壤環境執法。全市共查處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7559起。
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推進精準執法,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在全市近600家重點排污單位安裝自動監控系統,實時監控污染物排放情況,結合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執行報告,通過執法檢測等,查處無證排污、超標排放違法行為;聯合公安部門開展打擊危險廢物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全市61家機動車檢測場全部安裝視頻監控,倒查檢驗過程、查處弄虛作假等問題;借助黑煙抓拍、尾氣遙感監測等手段篩查涉嫌超標車輛。
全市九成入河排污口已完成整治
上半年,本市水生態環境不斷提升。嚴格水資源保護,持續加強水源地保護,編制完成密云水庫上游地區空間管控規劃,促進生態保水和綠色發展;完成第一輪密云水庫上游生態補償協議績效評估,監測斷面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
在加快水環境治理方面,發布2022年第1號總河長令,落實河長制治水責任制任務清單。汛前啟動“清管行動”。全市90%的入河排污口已完成整治,383個村污水設施開工建設。加強水生態保護,開展水生態狀況調查,清潔指示水生生物活動范圍有所擴展,全市水生態穩中向好。
在加強土壤污染防控方面,本市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大力推進地方立法,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對《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條例(草案)》進行了第一次審議。印發實施“十四五”時期土壤污染防治、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等規劃方案。推進農用地安全利用,強化種植業、養殖業污染防治,科學使用農業投入品,持續推進綠色防控。
碳普惠機制累計產生減碳量16萬噸
上半年,本市穩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應對氣候變化治理體系初步建立。
同時,推進重點領域低碳發展,啟動低效數據中心綜合治理。大力發展本地新能源,推進域外綠電基地建設。碳普惠機制引導市民綠色出行,累計產生減碳量16萬噸。深化碳市場建設,1300余家碳排放單位納入碳市場管理。推進試點建設,發布低碳試點工作方案,將圍繞先進低碳技術、低碳領跑者企業、氣候友好型區域等引領示范,帶動全社會低碳生產生活,提升全市低碳發展水平。
此外,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初見成效。本市統籌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強化重點保護工程,開展種質資源調查、外來入侵物種普查等。推進生態保護和生態監管,印發生態安全格局、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等規劃,首次構建全要素統籌、全空間覆蓋、全過程治理、全周期監管的首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與實施體系。加強生態修復與示范創建,穩步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超額完成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任務。
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表示,下半年將繼續全面推進生態環境執法重點工作,在要素上,突出大氣、水、土壤、固廢、生態執法;在方式上,優化開展排污許可“一證式”執法、科技執法、非現場執法以及服務型幫扶執法,寬嚴相濟、法理相融,全面提升綜合執法效能,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全面持續改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