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城區人力社保局通過提供動態個性服務、搭建廣闊就業平臺、拓寬多種就業渠道、強化跟蹤服務保障等多種舉措,提高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質量,助力轄區企業發展,推動西城區整體就業水平再上新臺階。
精細摸排,提供動態個性服務
“今年西城區戶籍高校應屆畢業生共有5562人,為了解畢業生就業狀態、就業意愿,提供一生一策就業幫扶服務,我們會通過電話摸排、入戶走訪等方式進行實名登記。”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畢業生到區公服中心現場進行實名登記,或者登錄‘北京市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平臺’進行自助登記也都是可以的。”
(資料圖片)
在完成實名登記工作后,就業服務專員會根據畢業生求職意向及其對崗位種類、薪酬待遇等方面的需求,通過職位查詢、條件篩選以及人職匹配等方法,為畢業生進行崗位推薦。對于畢業生崗位推薦,我區采取了“紅黃藍三彩”分類管理新模式,在評估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基礎上,構建起精準識別、精細分類、專業指導的服務模式,為畢業生進行精準崗位匹配的同時,提供了個性化服務措施和解決方案。
精準施策,搭建廣闊就業平臺
為了更好推動高校畢業生充分高質量就業,出臺了《西城區關于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若干措施》,簡稱“西20條”。對于離校畢業生,無論是選擇就業、升學,還是入伍、出國,我們都有相應的政策和服務全程陪伴畢業生順利就業。今年首次將就業見習納入轄區新一輪促進就業政策,西城戶籍參加就業見習畢業生,可在市級就業見習補貼基礎上領取每月2000元申請不超過一年的區級就業見習生活補貼。
在職業培訓方面,西城戶籍畢業生每年可在本區定點培訓機構享受一次免費的創業培訓或技能培訓。此外,獲得《創業合格證書》的畢業生,個人可享受1000元培訓補貼;通過創業培訓,成功創業且經營一年以上,個人可享受1萬元創業補助。取得《技能培訓結業證書》,3個月內實現單位就業,且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個人可享受3000元一次性培訓獎勵。
當然,對于創業的畢業生,區人社局也有相應的幫扶政策。畢業生可登錄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申請創業擔保貸款、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成功的大學生可以到區勞服中心申請西城區創業者房租補貼。同時,區雙創導師團將針對畢業生創業項目路演技巧、財務分析、融資策略等開展輔導,并根據項目優勢與特色給予針對性分析和建議。此外,優質創業項目還可納入“西城區優質創業創新項目庫”。
精心籌備,拓寬多種就業渠道
今年以來,區公服中心積極聯合區海外學人中心,舉辦了5場北大、人大等5所高校專場校園招聘會。同時,圍繞高校畢業生就業制作了3期職業指導微課堂,推送了8期職業指導微動漫。還先后組織開展了4場線上招聘會、3場直播帶崗活動,共有149家單位提供了2715個崗位。
此外,西城區積極落實人社部提出的百萬見習崗位募集計劃,首次將政策范圍擴大到就業準備階段,幫助青年人實現從學生到職員的轉變,鼓勵他們走入社會、實現就業。
目前,我區已經建立了26家就業見習基地,涵蓋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涉及金融、互聯網科技、專業服務業等多個領域。今年,西城區將陸續推出10家優質就業見習基地,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見習崗位。通過就業見習,可以加深企業對畢業生的了解,也可以引導畢業生積累就業經驗。首批已經推出3家就業見習基地,分別是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有限公司、北京檸檬微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這幾家單位為畢業生提供了運營、游戲策劃、律師助理等14個崗位。
除了上述就業方式外,區人社部門還積極與行業主管部門對接,為畢業生及用人單位搭建橋梁促進就業。目前,已向薊城山水推薦醫學相關專業畢業生7人,西城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及社會工作者招聘面向畢業生提供崗位200個。同時,西城區國資委、科技園、金服局也將陸續發布面向畢業生的崗位需求,進一步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
精準對接,強化檔案社保服務保障
據了解,區人社部門除了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服務保障工作外,同時也提供了畢業生檔案轉遞、社保繳納等一條龍服務。由于檔案與畢業生今后的職稱評審、報考公務員、入黨政審、養老待遇核準等一系列問題直接掛鉤,所以非常重要。
對于西城戶籍高校畢業生,如果你已就業,且工作單位有檔案管理權限,可以將檔案發至所在單位;如果單位沒有檔案管理權,可以在區公服中心辦理個人存檔。如果暫時未就業,正處于待業期,檔案將由學校轉遞至區公服中心,可以在區公服中心辦理靈活就業個人存檔。
在社保繳納方面,已就業畢業生,應由用人單位為其繳納五險。未就業畢業生,可到區公服中心辦理個人社保參保手續。同時,如果是在2020年及以后畢業且離校2年內,且初次就業為靈活就業的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無需辦理失業登記,即可通過北京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平臺申請連續享受最長3年的靈活就業社保補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