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2日)下午,北京朝陽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文化貿易發展云沙龍舉辦。記者獲悉,2022年上半年,朝陽全區重點文化企業進出口總額達7.28億美元。
朝陽是首都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也是“兩區”建設的重要承載區。2021年,全區重點文化企業進出口總額達17.17億美元,在國際傳播、數字出版、影視傳媒、網絡游戲、數字廣告等諸多領域,培育出一批有代表性的外向型文化企業。今年上半年,全區重點文化企業進出口總額達7.28億美元。
12家企業和9個項目被認定為2021—2022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分別占全市的38%和82%。
(資料圖片)
近年來,圍繞“兩區”建設工作開展,朝陽區聚焦游戲出版、網絡新視聽、藝術品交易等文化領域業態,積極爭取快捷審批、傳播許可證、文化保稅庫等市級試點政策先行先試。
除了創新政策落地之外,朝陽區還積極建立重點文化貿易企業清單,提高對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廣泛搭建服務貿易促進平臺,充分發揮798藝術區、北京懋隆文創園、紅莊國際文化保稅創新園等園區保稅庫、北京國際藝術金融示范區作用,鼓勵文化企業積極開展面向全球的文化藝術品(非文物)展示交易業務,努力提升區域國際文化影響力。
2021年,朝陽區2382家規模以上文化產業單位實現收入2873.3億元,同比增長11.4%,占全市比重16.4%。2022年1—5月,朝陽區2465家規模以上文化產業單位實現收入1041.9億元,文化核心領域1828家規上單位收入826.8億元,占全區文化產業總收入79.4%。
截至目前,全區登記注冊文化企業10.01萬家,規上文化企業2465家,占全市43.5%,注冊企業數、規上企業數均居全市首位。全區上市掛牌文化企業達到75家,數字文娛獨角獸6家,占全市的39%。
根據《北京市朝陽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實施方案》,朝陽區將充分發揮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兩區”疊加的優勢,實施“六個一批”,明確“七項舉措”,實現“三個目標”。
實施“六個一批”,即逐步爭取一批文化領域對外開放政策先行先試,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對外文化貿易品牌企業(項目),搭建一批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對外文化貿易平臺,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對外文化貿易人才,打造一批效益突出、創新活躍、優質發展、國際特色鮮明的精品園區,舉辦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活動,推動朝陽區文化產業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
明確“七項舉措”,即完善基地建設協調體制機制、培育壯大對外文化貿易主體、發展對外數字文化貿易、健全政策扶持體系、健全國際文化服務貿易平臺、深化國際文化交流合作、營造一流國際營商環境。
實現“三個目標”,即力爭用三年時間,培育100家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文化出口品牌企業(項目);文化出口額實現年均增速8%左右;將朝陽區建設成為中國文化產品進出口集散中心和對外文化貿易高地,建成國際文化貿易中心區,國際文化競爭力、影響力顯著增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