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銀保監局近日引發《關于做好轄內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圍繞創業、就業、住房、醫療等新市民金融服務重點領域細化監管要求,指導北京銀行業保險業更加積極有效地助力新市民安居樂業。
根據《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創業就業、子女上學、投靠子女等原因來到城鎮常住,未獲得當地戶籍或獲得當地戶籍不滿三年的各類群體,包括但不限于進城務工人員、新就業大中專畢業生等,目前約有三億人。
北京有800多萬新市民,約占全部常住人口的四成。調研顯示,契合首都城市定位與經濟社會發展特征,北京新市民呈現“兩頭集中”的特點,即“一頭”集中于科技創新、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一頭”集中于物流、家政等服務類行業,兩類新市民的金融服務需求存在較大差異。
新市民在享受金融服務的過程中,面臨信用等級難識別、收入狀況難確定、有效抵押物不足等問題。北京銀保監局積極推進政務數據與監管數據共享,建立全國首個省級銀政“金融專網”并升級為北京金融綜合服務網,通過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有效緩解新市民因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導致的金融服務不充分問題。
目前,北京金融綜合服務網已與5個政府部門實現數據直連,整合了新市民的公積金、社保、醫保、民政、不動產等信息;42家銀行保險機構已申請接入該網絡,在取得客戶授權的前提下,能夠快速查詢相關數據,助力精準捕捉新市民信用狀況,有的放矢推出相應金融產品,快速高效開展風險防控化解。
同時,北京銀保監局基于北京市貸款服務中心積極打造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新格局,建設集首貸、續貸、確權融資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融資服務平臺,推動銀行信貸精準投向小微企業,有力支持企業應對疫情挑戰,持續吸納和穩定在京新市民創業就業。
據悉,北京銀保監局還積極推進創業擔保貸款增量擴面,助力新市民創新創業。北京將創業擔保貸款個人貸款最高額度從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小微企業貸款最高額度從200萬元提高至300萬元,滿足多層次資金需求。截至2月末,轄內創業擔保貸款余額11.8億元,是上年同期的12.8倍。
助力新市民“勞有所得”方面,北京嚴格農民工工資專戶管理,截至目前,轄內銀行機構為已開復工在建工程項目開立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1500余個、工資保證金賬戶1300余個。目前,北京銀保監局正在指導銀行機構加大減費讓利力度,對新市民名下代發工資、社會保險、公積金等專用賬戶免收年費和小額賬戶管理費。
針對在京新市民獲取、改善住房的實際需求,北京銀保監局積極配合北京市政府出臺和落實《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用于解決在本市無房或者在特定區域內無房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為有效保障項目融資需求,北京銀保監局積極支持銀行機構以市場化方式向保障性租賃住房自持主體提供長期貸款,以及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向改建、改造存量房屋形成非自有產權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住房租賃企業提供貸款。
綜合看,在住房、教育、醫療方面,《通知》鼓勵保險機構圍繞新市民的需求,開發開發出租人、承租人責任險以及家庭財產險等產品;發展嬰幼兒照護險、學幼險、子女升學補助金險、實習責任險、教育機構責任險等險種。結合新市民多元化的護理需求,開發差異化的商業長期護理險產品。
新市民養老方面,《通知》鼓勵機構豐富養老金融產品,滿足來京投靠子女的老年群體金融需求,包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養老理財產品、養老信托產品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