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居民如何參與?改造過程中如遇問題如何解決?改造后如何保修?今天(3月28日),市住建委等五部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建設組織管理的意見》,提出38條措施加強老舊小區改造組織管理。其中規定,老舊小區改造前應開展入戶調查,回應合理個性化需求,做到“一戶一設計”。
改造前
現場設居民接待場所
改造圍繞“人”來改,居民的意見至關重要?!兑庖姟诽岢?,群眾工作應貫穿于老舊小區改造的全過程,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應當會同實施主體,在施工現場設置居民接待場所,及時接受居民的咨詢,逐項協調研究解決改造工作中居民重點訴求和工程質量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
“以人民群眾滿不滿意作為檢驗改造工作的標尺。”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立項等前期工作中,需要堅持問需在前、治理在前、凝聚共識在前、公示在前,對涉及兩戶以上的改造部位和項目,要達成共識方可立項實施。此外,設計方案要主動公示業主意愿和共識意愿,廣泛征求小區全體居民的意見。
與此同時,《意見》規定,需要先拆違再改造施工,也就是要在改造前需要先拆除違法建設、治理開墻打洞、治理地下空間違規使用等工作。在物業管理方面,老舊小區應先確定物業服務企業與服務標準,方可列入年度改造任務計劃。《意見》還鼓勵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與管線改造、老樓加裝電梯同步實施。
改造中
設“樣板間”接受監督
老舊小區改造的規劃設計水平關系著改造的成果和質量?!兑庖姟分赋?,要發揮好責任規劃師在老舊小區改造中的規劃引領與技術咨詢作用,并鼓勵實施建筑師負責制試點。設計單位需要認真開展入戶調查,在設計前進行現場踏勘,做到“一戶一設計”。與此同時,設計單位也需要加強現場指導和服務。
在新房銷售中,人們往往會通過樣板間提前看到交房后的房屋模樣,今后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居民也將通過“樣板間”對改造效果有直觀的了解?!兑庖姟诽岢?,建設單位應牽頭組織編制樣板計劃,樣板工程施工過程中,參建單位要主動接受居民等各方的監督。施工完畢、驗收合格后,形成樣板總結和作業指導書,指導改造工程正式施工。
在以往老舊小區改造施工過程中,居民往往會遇到噪音擾民、施工揚塵等影響日常生活的問題。對此《意見》提出,施工單位應合理安排施工時間,最大限度減少噪聲污染;對裸露地面進行灑水降塵和覆蓋,及時清運建筑垃圾;進出小區的作業人員和管理人員應服從社區防疫管理。
同時,施工單位應在施工現場設立“責任主體公示牌”及“主要材料公示牌”,并公示老舊小區改造內容、改造用的產品和材料。完工后,在小區顯著位置設置載明工程名稱和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名稱和項目負責人姓名等內容的永久性標識,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改造后
發放保修事項告知書
老舊小區改造后出現質量問題怎么辦?《意見》提出,建設單位應當向居民發放保修事項告知書。告知書中應當明確保修范圍和保修期限,建設單位在工程質量保修范圍和保修期限內對所有權人履行質量保修義務。需要注意的是,保修期限內,經維修的部位保修期限自所有權人和相關單位驗收合格之日起重新計算。
另外,在老舊小區的外窗工程、上下水改造等老舊小區專有部分完工后,需要邀請住戶參與分戶驗收。屋面、外墻、樓道、樓梯間等公共區域改造完工后,在組織完成四方驗收的基礎上,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應牽頭組織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業主代表和參建單位,對改造效果進行驗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