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蒙混過關,耍小聰明手動刪除車載診斷系統的故障代碼;這邊熱火朝天進行噴漆作業,那邊環保設施卻處于“躺平”狀態;檢測場本該“火眼金睛”辨真假,卻稀里糊涂出了“假報告”……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近日通報了涉及大氣、水、危廢、建設項目等十起生態環境違法典型案件。據統計,2021年北京共查處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2萬余起。
市生態環境局介紹,去年,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全市生態環境部門開展了藍天、碧水、凈土、自然生態保護等11個方面60項具體執法任務,共查處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近2.23萬起。其中,固定源方面立案查處5860起,實施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移送行政拘留、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機關等案件650起;移動源方面,分別處罰超標重型柴油車1.42萬輛次,非道路移動機械2219臺次,檢測場19起;全市生態環境行政處罰1.47億元。
去年,本市繼續深入開展“一微克”執法行動。針對涉揮發性有機物(VOCs)工業企業、重型柴油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等重點領域,開展了“夏季攻堅”“進工地”“進駕校”“節假日旅游客車”等“一微克”專項執法行動,開展涉氣檢查11.7萬家次,抽測重型柴油車 290萬輛次。在細顆粒物(PM2.5)、總懸浮顆粒物(TSP)濃度排名靠后的重點區域開展“點穴式”執法。市級生態環境部門對 68個街道(鄉鎮)、工業園區等開展了7輪次精準執法,共檢查點位3384個,推動解決各類環境問題870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