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殘奧會期間,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將為冰立方等場館提供保障服務。最近,這里剛剛完成無障礙設施改造。2022年3月1日下午,50位殘障人士來到公共區,體驗細致的服務。
下午2時,8名輪椅“觀眾”來到5號安檢口,在工作人員、志愿者的引導下,他們獨自駕駛輪椅穿過無障礙安檢通道,并進入專用安檢區。
這是公共區舉辦的無障礙設施與服務保障全要素演練。這些“觀眾”其實是來自朝陽區亞運村、大屯街道的殘障人士。
不到兩分鐘,機檢和人檢完畢。“觀眾”們隨即順暢地來到提前預約好的無障礙擺渡車前。落下踏板、上坡推行、安全提示、輪椅固定、鎖緊踏板……只見志愿者們有條不紊、動作嫻熟,一氣呵成幫助殘障人士完成助行服務。
“沒想到公共區的安檢這么簡便,我原以為要花費不少時間呢。”此次受邀感受公共區無障礙環境的李莉忍不住贊嘆道。她下肢殘疾,出行特別不方便。“這幾年,北京的無障礙環境越來越好,我和很多重度殘疾的伙伴也能獨立出門了。今天更是深有感觸,公共區的無障礙服務保障太貼心了,坐著輪椅也能暢通無阻。”
進入公共區后,李莉一行乘坐各自的輪椅,來到了景觀大道的無障礙公共售賣點前。
售賣臺高度僅75厘米,即便是乘坐輪椅的觀眾也能輕松看到陳列的貨品。喝著剛購買的熱乎乎的飲料,或者欣賞周邊漂亮的景觀,或與其他小伙伴隨意攀談,每個人看起來都是輕松愉悅。“我以前就常來這邊休閑會友,現在的無障礙設施更齊全了。冬殘奧會后,我會來得更勤。”大屯街道居民陳秀明說。
針對冬殘奧會運行特點,公共區內累計配置了各類無障礙設施186處,其中包括無障礙衛生間、坡道、售賣點等,并配有輪椅42輛、無障礙電瓶車2輛。
“在冬奧和冬殘奧會的轉換期,公共區對原有的觀眾流線進行了整合優化,在確保安全、縮短通行距離的前提下,讓觀眾近距離欣賞園區的更多標志性景觀。”公共區運行團隊殘奧整合經理孔瑩瑩介紹,此次演練中,還同時組織40多名特殊“觀眾”對冬殘奧比賽日和儀式日的觀眾流線進行演練,沿途檢驗了各類無障礙設施及餐飲、通信、清廢、后勤等各類服務保障工作。
“可以說,整個公共區已全部實現無障礙化。”公共區運行團隊無障礙領域經理張寒冰介紹,“轉換期,我們對所有的無障礙設施進行了徹底檢修和加固,部分設施進行了調整,同時增加了很多醒目的無障礙功能標識,讓各類特殊群體都能在這里享受到便捷溫馨的服務保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