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崇禮華僑冰雪博物館日前落成。該館主體建筑總面積超2.4萬平方米,是國內規模最大、展品最豐富的冰雪和冬奧主題博物館,也將成為2022年冬奧會留給中國一項豐厚的文化遺產。
博物館主要由序廳、世界冰雪運動發展歷史廳、中國冰雪運動發展歷史廳、冬奧會廳、北京冬奧廳、冰雪運動互動體驗區等6個常設展廳和1個臨時展廳組成,主要對世界冰雪運動歷史和發展脈絡、歷屆冬奧會以及2022年冬奧會申辦、籌辦、舉辦過程中的實物、圖片及影像資料進行全方位收集和集中展示,展現世界冰雪運動起源、發展全過程以及所取得的碩果。
在中國冰雪運動展廳,4對黃色毛皮的滑雪板垂直陳列,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幾件藏品是當代新疆阿勒泰地區的滑雪板。工作人員介紹,新疆阿勒泰發現的滑雪巖畫顯示,大約一萬年前,中國的先民們已經掌握了滑雪技能并在日常出行、狩獵中使用,而生活在城鎮中的人們則制造了各類冰鞋、冰床等,進行冰上娛樂活動。2006年發布的《阿勒泰宣言》中正式提出,中國新疆阿勒泰地區是世界滑雪最早的起源地。
展廳內,一份收藏于玻璃框內的手稿引來關注。這是“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的手稿。張家口崇禮區體育局副局長李默向記者介紹,手稿用法文書寫,寫于1929年3月29日。“它最珍貴之處在于顧拜旦存世手稿本就不多,而這份又是其中為數不多的以國際奧委會五環標志官方信紙書寫而成。”李默說。
冰雪博物館還收藏了歷屆冬奧會的火炬。其中,1952年第6屆奧斯陸冬奧會火炬,作為冬奧會歷史上第一把火炬,格外珍貴。
據了解,該博物館由中國僑聯倡議海內外僑胞捐建,近3萬僑胞參與。截至2021年12月,中國僑聯為博物館征集和購買國內外冰雪運動藏品逾6000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