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園公園。
北京懷柔城市森林公園。
中新網北京新聞1月31日電 (徐婧)去年北京市恢復建設濕地1023公頃。截至2021年,北京市按《國際濕地公約》口徑統計的濕地面積為6.21萬公頃?!笆奈濉逼陂g,北京計劃結合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累計建設小微濕地50處以上,持續發揮濕地凈化水質、美化環境的示范作用。
這是記者31日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的。
去年北京恢復建設濕地1023公頃
2月2日是第26個世界濕地日,今年世界濕地日主題是“珍愛濕地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旨在強調濕地對人類和地球健康的重要性,鼓勵公眾采取行動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濕地,為保護修復濕地做出努力。
據了解,中國自1992年加入《國際濕地公約》以來,認真履行締約方義務,統籌推進濕地保護與修復工程,不斷增強濕地生態功能,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全面提升濕地保護與修復水平?!笆濉逼陂g,中國提交的小微濕地保護決議草案成為公約決議,指導全球小微濕地保護修復工作。
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2021年,北京市恢復建設濕地1023公頃。截至2021年,北京市按《國際濕地公約》口徑統計的濕地面積為6.21萬公頃,其中,國土“三調”濕地地類面積0.31萬公頃,包括灌叢沼澤、內陸灘涂、森林沼澤、沼澤草地和沼澤地等,其他濕地歸類地類統計面積5.90萬公頃,包括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庫水面、坑塘水面、溝渠、干渠和水田等。
全國首個小微濕地修復地方標準發布
2021年12月28日,由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組織編制的《小微濕地修復技術規范》(DB11/T1928-2021)通過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正式公布。該規范是全國首個關于小微濕地修復的地方標準,提出小微濕地的定義、恢復的功能目標、原則、修復要求、監測和運行維護的技術標準。
據悉,該規范編制前尚沒有關于小微濕地的準確定義,根據北京實際,結合《濕地恢復與建設技術規程》(DB11/T1300-2015),該規范提出適合北京市的小微濕地面積是1公頃以下,并依據北京市濕地資源調查技術方案,在一般要求中提出小微濕地的面積在城區宜為0.02-1公頃,郊區宜為0.06-1公頃。
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處獲悉,該規范將全面規范、指導北京市小微濕地修復工作,為《規劃》和北京濕地近三年的修復提供了小微濕地修復的技術支撐,對進一步提高北京市生態環境質量,維護首都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全國小微濕地相關標準的編制、小微濕地恢復具有示范引領作用。
“十四五”期間全市將再添小微濕地50處
“十四五”期間,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將推進《規劃》和北京濕地保護修復三年工作方案的有序實施。全面加強濕地保護,注重在保護好自然濕地的基礎上,充分利用雨洪水和再生水,量水而行,宜林則林、宜濕則濕,科學保護修復濕地,進一步改善濕地生態質量,完善提升濕地生態功能。促進全市濕地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
北京市計劃結合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累計建設小微濕地50處以上,持續發揮濕地凈化水質、美化環境的示范作用。全市還將結合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行動計劃,以小微濕地建設為切入口,以溫榆河公園、南苑、康莊森林濕地以及沙河等濕地公園建設為重點,加大濕地恢復與建設力度。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動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優化整合,切實保護好鳥類重要棲息地。
此外,“十四五”期間,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還將逐步建立完善基于空間遙感監測技術的濕地資源監管模式和工作長效機制,對北京市第一批、第二批市級濕地監測人類活動點位進行監測,及時發現、制止、處置涉及侵占濕地、違規違章建設等違法行為,進一步提升濕地保護管理工作水平。(完)
【編輯:陳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