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1月27日,記者從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會上獲悉,北京成品糧油儲備庫存充足,市儲備成品糧9.76萬噸、成品油4.27萬噸,可滿足全市居民正常情況下15.2天的口糧消費和28.5天的口油消費。
北京居民糧油價格低于全國均值
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柯永果介紹,北京市已形成33家應急加工企業、44家應急配送中心和近900個應急投放網點為支撐,市區兩級儲備為基礎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順義、懷柔、大興、平谷等區不斷探索糧食應急加工新模式。房山、昌平等區扎實做好受疫情影響地區的糧食供應保障,門頭溝、通州等12個區緊急調撥區級救災物資6.5萬件,全力服務疫情防控工作。
充分發揮儲備吞吐調節作用,糧食市場保持供應充足、運行平穩的態勢。成品糧油儲備庫存充足,市儲備成品糧9.76萬噸、成品油4.27萬噸,可滿足全市居民正常情況下15.2天的口糧消費和28.5天的口油消費。2021年1月-12月,北京居民糧食、食用油價格同比下跌0.2%和上漲6.2%,分別低于全國均值1.3個和0.7個百分點。
糧食儲備安全管理改革取得突出成效,在區域布局和品種結構、儲備糧輪換、承儲庫點條件等方面形成一系列管理機制。探索建立企業社會責任儲備機制,首次在糧食加工企業建立5900噸社會責任儲備。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北京市糧食安全保障調控和應急設施4個項目建設總規模34.58萬噸,總投資8.18億元。積極推動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建設三級架構視頻監控系統,實現市級儲備糧承儲庫點視頻全覆蓋。中央企業“優質糧食工程”獎勵資金項目完成竣工驗收,初步實現糧食出入庫作業信息化、倉儲管理智能化、糧庫安全可視化。
各區每3萬人至少有1個應急糧食供應點
柯永果表示,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首次把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在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專章作了專節規定,對產購儲加銷體系的各個環節作了總體安排和部署。
2022年,北京市將堅持把“抓糧源”作為首要任務,持續深化產銷合作,全面提升“一手糧源”的掌控能力;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開展2022年“北京好糧油”產品遴選。建立健全糧油食品檢驗監測網絡,加快形成以糧油食品專業檢驗機構為中心,三個質檢區域分中心為支點,相關涉糧企業及質量檢測機構為依托整體檢驗檢測能力保障體系。
制定出臺北京市糧食節約減損實施方案,制定糧食節約減損規范三項地方標準;加緊修訂印發《北京市糧食應急預案》;加快形成“兩區一環”應急加工能力布局,確保“南面北米”兩個糧食應急加工園區和“六環”路成品糧應急儲運保障中心建設取得實效。持續提升應急保障能力,保障北京市應急加工能力與市場供應需求相適應,各區每3萬人至少有1個應急供應點,每個鄉鎮、街道至少有1個應急供應點。
同時,著眼建鏈、補鏈、強鏈,完善儲備基礎設施,支持糧食企業在糧食進京沿線布局糧食產業基地。各相關區要根據本區域糧食應急保障需要,加強應急加工能力儲備建設。推進市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2022年完成房山總公司南梨園糧庫改造,建成救災物資儲備分庫。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