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東四街道還將不斷充實“雙奧社區”內涵、擴大全民健身公共產品供給。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1月15日,在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20天之際,全球首個“雙奧社區”落地東城區東四街道。當天,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先生的雕像在東四奧林匹克社區公園揭幕,與東四奧林匹克社區在2008年創作的顧拜旦、薩馬蘭奇、羅格三座雕像一同構成“奧林匹克人物組雕”。
在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于再清、東城區區長周金星、雕像創作者袁熙坤先生和東四地區居民代表趙俊杰的共同揭幕下,現任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先生的雕像正式亮相。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早在2002年,東四街道以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委會入駐為契機,提出建設東四奧林匹克社區的構想,以體育文化活動為依托,吸引轄區單位、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建設,將奧林匹克理念融入社區生活,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啟了奧林匹克體育精神融入社區文化建設的序幕。為配合奧林匹克社區建設,“東四奧林匹克社區公園”于2004年建成,成為我國第一個以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為主題的開放性社區公園,園內主要有奧運“圣火”雕塑、“奧運大家庭”浮雕墻、“國際奧林匹克人物組雕”三組大型雕塑和群眾開展文化體育活動的公共空間。
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奧會,“圣火”雕塑兩旁設立了北京冬奧會會標、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的雕塑組合,代表兩次奧運會的元素展現在同一場景。
小朋友與冬奧吉祥物冰墩墩合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據東四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弘揚冬奧文化、建設“雙奧社區”,寫入了東城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東四街道建設“雙奧社區”,依托東四奧林匹克社區現有的歷史淵源、設施資源和市民的奧運情緣,打造具有古都特色的體育公園,創建“國家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區”。未來東四街道還將不斷充實“雙奧社區”內涵、擴大全民健身公共產品供給。
國際奧委會文化與奧林匹克遺產委員會委員、北京冬奧宣講團成員侯琨表示,東四街道借助北京夏季奧運會申辦成功的契機,創造性建設了世界首個奧林匹克社區,2022年又申請創建了“冬奧示范社區”,是目前唯一一個兩次深度參與奧運會,并把奧林匹克作為社區建設重要內涵的社區,具有“雙奧的唯一性”;東四奧林匹克文化與具有700年歷史的獨特古都文化融合碰撞,讓冬奧的京味兒更加濃厚,也突出了北京特色和地域特點,這種文化的包容是奧林匹克精神的應有之義,也使“雙奧社區”品牌的領域更加廣闊、潛力更加深厚。社區還具有“群眾的積極性”,東四奧林匹克社區居民在2008年奧運會時就是參與者和親歷者,對奧運會有深刻記憶和情感共鳴,這次建立“雙奧社區”也是眾人所盼、眾望所歸,這個品牌也將在未來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雙奧社區”的建設和發展中。
世界首個“雙奧社區”正式落地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街道。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東四街道還成立了“雙奧社區志愿服務隊”,志愿隊以青少年為主體,結合冬奧會開展了冬奧大講堂知識普及、冰蹴球體驗等活動,讓孩子和家長們共同參與冬奧。同時,積極參與周末衛生大掃除、普法宣傳、鏟冰掃雪等服務社區建設的活動,引導孩子們貢獻力量,服務奉獻社會,踐行奧林匹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