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新一輪“疏整促”專項行動起步之年。為保障“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落實到位,滿足居民“推窗見綠、出門見園”的需求,大興區發改委作為區級“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總牽頭部門,充分發揮統籌協調職能,抓住關鍵時間窗口期,提前完成土地復墾、農村環境整治、揭網見綠等專項任務,生態環境建設成效顯著。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推出《數說2021大興“疏整促”系列盤點》,以生態建設為切入點,用一系列數據,解讀大興區“疏整促”專項行動取得的重要成果。
[成績單]
增綠 營造花香林密大興生態1998+131+22構建生態新模式 大興區在“留白增綠”“見縫插綠”“揭網見綠”等方面持續做“加法”,擴大綠化面積,優化生態環境。8月底超額完成“戰略留白”臨時綠化市級任務,全年實現揭網 1998處,臨時綠化面積達 131公頃。通過“綠化群+微綠化”的生態重塑模式,布局南五環和南中軸沿線,建成狼垡城市森林公園、舊宮城市森林公園、西紅門生態文明教育主題公園等各類公園 22處 ;實現百姓“推窗見綠,出門進園”愿景,宜居宜業生態優勢凸顯。
復墾 建設大美農林新景觀19.59公頃提前完成土地復墾任務2021年,大興區把拆除騰退土地的后續建設作為增加綠色空間的重要抓手,抓住造林綠化窗口期,完成 19.59公頃 土地的復墾工作。復墾土地通過種植苜蓿、玉米、小麥等作物,充分發揮耕地作用,與本區豐富的林木資源相結合形成農林鑲嵌互補的大美農林景觀。
治理 打造農村生態樣板區65+6520提升農村生態環境2021年,大興堅持以“創城”“創衛”工作為抓手,持續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提前完成 65個 村莊環境治理年度任務。清理積存垃圾 6520余噸 ,清理生活污水糞污直排溢流 440處 ,拆除私搭亂建 1823平方米 ,清理亂堆亂放、亂貼亂畫 2.63萬余處 ,有效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新實踐】
揭網見綠
從“能綠盡綠”到網紅打卡地
2021年以來,大興區以貫徹北京市“揭網見綠”工作為契機,按照“應揭盡揭、能綠盡綠”原則,將“揭網見綠”工作納入常態化管理,建立“周報送、月調度”機制,強化見綠工作調度,協調轄區邊界地塊權屬,加強地塊核實,建立工作臺賬,明確治理目標和責任人,壓實裸地圖斑治理責任,全面摸排苫蓋綠網地塊,采取簡易綠化、種植農作物等方式開展揭網見綠工作,逐步對各地塊開展“揭網見綠”工作。
(北臧村鎮向日葵花田 圖片來源:新京報)
瀛海鎮在完成7個工業大院,約300萬平方米疏解整治的基礎上,結合“揭網見綠”工作要求,充分融合周邊綠化公園的特點,對騰退后閑置地塊種植農作物。通過種植油菜花和向日葵等農作物與景色形成互補,實現四季無裸露土地的目標,因地制宜提升城市景觀品質,并且成功晉升為網紅打卡綠地。
(瀛海鎮油菜花地 圖片來源:千龍網)
舊宮鎮以治理裸露地塊揚塵、減少大氣污染、美化周邊環境、還空間于人民為工作目標,從2020年開始對裸露超過6個月的土地開展簡易綠化。2020年對位于南五環外、京臺高速西側的拆遷地播種了870余畝草花;2021年繼續在城鎮范圍內查找拆遷、退騰后裸露的地塊,根據土地區域位置、閑置時間、土壤條件等,因地制宜、分類綠化,宜綠則綠,宜荒則荒,適地適草。對位于舊宮集賢地區、五環國際東側、榴鄉橋東、聚賢公園周邊約800余畝的適宜綠化的裸露荒地進行覆土、增綠。 不僅僅是瀛海鎮、舊宮鎮,大興區各鎮街積極開展“揭網見綠”工作,既有效解決大氣污染防治問題,又給周邊群眾提供綠色休閑空間,滿足群眾對生活環境提升的美好期望,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口袋公園
用綠色填補城市斑禿地帶
“口袋公園”工程也稱小微綠地建設工程,最能見證大興區綠色工程的發展變遷。
天宮院街道、桐城辦公樓等地塊代征綠地施工前,往往沙塵漫天,如今這些地方已經形成迷你小花園等街頭綠地景觀。附近“土著”居民表示,相比現在步步皆綠的大興,以前的大興則更像一塊“土疙瘩”。
(天宮院街道融匯社區 圖片來源:大興土著)
以代征綠地、邊角地、廢棄地以及閑置地建設的“口袋公園”被網友認為其增綠效果更為見微知著。附近居民紛紛表示:“相比于新建的大型城市森林公園,出門500米就能見到的小微綠地才是真正散落在大興居民身邊的綠色生態空間。畢竟不是所有居民都住在森林公園周邊。”
(大興區三間房村 圖片來源:大興發布)
2021年,黃村鎮三間房村通過“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探索出了“拆、管、建”三步走新措施。在區發改委的統籌調度下,對周邊空地整治再“發力”,將曾經的工業大院聚集地打造成一處鄉村口袋公園,讓“推窗見綠、出門見園”成為生活常態,滿足村民休閑娛樂需求。
農村環境整治
實現優美宜居新氣象
大興區按照中央及市委市政府的統一要求,聚焦“鄉村振興”大背景,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
在區發改委、區農業農村局的統籌調度下,全區科學開展鄉村綠化美化建設,堅持以綠治亂、宜綠則綠。積極推廣使用良種壯苗,優先使用保障性苗圃培育的苗木開展鄉村綠化。對村莊周邊缺株斷帶、林相殘破的河流公路兩側林帶、環村林帶、農田林網等進行補植修護,構建完整的村莊森林防護屏障。
(大興區禮賢鎮 圖片來源:青瞳視角)
利用林間空地補植樹種,促進天然更新,優化森林結構,培育健康穩定的多功能森林,構建優美森林生態景觀,讓村民、游客親近森林、感知森林、享受森林。依托龍頭村的自然稟賦,在原有十幾種樹木的基礎上,新增樹木品種,提高觀賞性,提升鄉村綠化率,讓森林走進村莊,讓村莊擁抱森林。
(大興區龍頭村 圖片來源:青瞳視角)
村莊新增環村林達38000㎡,實施平原造林等綠化美化1300余畝,新建廣場2處,口袋公園、小微綠地7處。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種植多種花卉,形成“紅磚”、綠樹、藍天的交相呼應美好畫面,實現“莊內有綠地、院內有花果、路渠有綠蔭、村郭有生機”的生態格局。
【新任務】
近日,按照《北京市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行動計劃2022年度建設總體方案》,北京市發改委下達38個綠化項目專項建設任務,涉及全市12個區,主要包括平原區重點區域造林、淺山區荒山造林、礦山植被恢復、通道綠化等項目類型,造林綠化總規模達11.47萬畝。
2022年是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的收官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造林綠化項目建設意義重大。新的一年里,區發改委將堅持統籌調度,積極推進本區造林綠化項目,聚焦城市生態品質提升、森林生態系統鞏固和生物多樣性三大方面。項目實施完成后,大興區生態系統將更加穩定,生態質量將進一步提升,生態空間和環境容量進一步拓展,區域綠色空間結構也將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