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北五環外海淀區東部的西三旗地區,近年來的面貌煥然一新。這里曾遍布北京國企金隅集團的老廠房,家具廠、建筑涂料廠等一批傳統建材企業全部疏解騰退后,聚焦“高精尖”的中關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園拔地而起。記者近日探訪現場獲悉,科技園項目一期已竣工交付并通過驗收備案,具備企業入駐辦公條件,明年1月初將迎來首批入駐企業。
提起西三旗建材城地區,很多金隅老員工都把“五廠一校”作為這一區域的代名詞,金隅集團旗下的工廠和技校曾是這里的主人。傳統建材企業關停搬遷后,金隅集團全資子公司北京金隅創新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實施該區域的開發建設,負責中關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園項目一期、二期的開發建設工作。
歷經三年多的建設,一座自然生態與人文科技相融合的現代科技園區正式亮相。
科技園項目一期總建筑面積約22.5萬平方米,包含6棟研發樓和2層地下車庫(地下共3層,一二期地下相互聯通),還設有下沉廣場和商鋪,敞亮的下沉廣場將所有建筑連在了一起。T6樓設置了戶外屋頂花園,特別鋪設了草坪,將成為品牌發布活動和員工休憩的場所。
走進研發樓內,大堂中庭高挑通透,嶄新寬敞的辦公空間等待著科研人才的到來。建筑外立面玻璃幕墻最為醒目,金色和銀色的豎向線條勾勒出竹簡式的外觀。室內公共區域采用石材地面、陶板墻面、硅晶板吊頂等,全部采用現代環保新型材料。
“‘建材廠’走了,‘高精尖’將接棒,園區即將實現從‘瓦片’到‘芯片’的蛻變。”北京金隅創新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向良介紹,根據海淀區產業規劃,園區將依靠區域內高精尖科研資源,明確大信息、大數據和高端裝備研發為主的產業定位,目前多家“高精尖”企業已達成入駐意向。
緊挨著科技園項目一期,另一片占地3.5萬平方米的科技園項目二期正在建設,6棟研發樓均已實現結構封頂,預計2023年6月竣工交用。
緩解區域職住平衡也將成為中關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園的一大特色。張向良說,疏解騰退后的自有工業用地資源并非全部用于產業開發,科研產業用地僅占39%,大量土地將用于公共服務設施,其中,人才公寓可為區域內高精尖技術人員提供2000余套住房,引入的小學(北大附中西三旗學校)、幼兒園(人大附屬幼兒園)均已建成并開始招生,未來隨著園區的建設運行,這里還將配套建設郵局、醫院、公交場站、社會停車場等,增加綠地,營造綠色生態科技園,促進西三旗區域轉型提升。
按照規劃,中關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園還將與周邊的金隅·智造工廠、東升科技園三期實現“互聯互通”,三個園區間將配套建設慢行系統,科研人才可通過自行車、環保電瓶車等交通工具以及步行實現區域內綠色低碳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