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區玉泉營街道和新村街道交界的張新路導改路上,有一段長200多米的“腸梗阻”:本就只有6米寬的道路,常年被違法停放的機動車占據。一遇上會車,非得有一方退讓才能通行,而這一退一讓,能讓這條道兒堵上半個鐘頭!就在這個月,這段“腸梗阻”終于被打通了。不僅90多輛違停車輛被挪走,路上還重新施劃了標識標線和設置分道護欄等設施,徹底改善了交通秩序。
這條路東側是玉泉營街道,西側是新村街道。之前,關于整治亂停車現象、改善交通秩序的12345群眾訴求一個個匯總到了路西側的新村街道,而根治這種現象,卻需要路東側的玉泉營街道協同處理。因此,兩個街道打破區域治理瓶頸,聯合豐臺區城管委三方共同對這段路進行“會診”。
三方多次到現場研究解決方案,最終定下“處方”。方案有了,要“治療”得先清理走道路兩側違停的汽車。玉泉營街道發動基層網格員力量,全覆蓋、無盲區做好入戶通知,并用微信群詳細說明情況,要求附近居民盡快自行挪移違停車輛;新村街道則出動城管部門,對張新路導改路段上的無牌照車輛及亂停放車輛張貼自行挪移告知書,逾期將進行清拖處理。到12月10日,兩個街道完成了清拖違法占道車輛,張新路導改路段初步打通了。
打通了“腸梗阻”還得防“復發”。張新路導改路周邊有天壇醫院、法官學院,交通壓力和停車壓力都比較大。豐臺區城管委交通綜合科對道路重新施劃設置標識標線、指示牌和分道護欄。同時為方便周邊居民出行,玉泉營街道新房子村還建立起本村車輛備案臺賬,通過協調停車場集中管理,規范村民停車秩序,避免車輛違法占道現象“復發”。
通過“三方會診”“聯動治療”以及“防復發”三步走,如今的張新路導改路一路暢通無阻,困擾地區居民出行的“腸梗阻”被徹底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