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平谷海鐵聯運試運行班列啟動
平谷鐵路場站商品車到發量顯著增長
馬坊物流基地1.8萬噸冷庫
馬坊物流基地口岸監管區
平谷國際陸港
千龍網訊(通訊員 劉叢欣)12月15日,記者從平谷區“兩會”獲悉,平谷區將立足“大流量”規模,打造高水平綜合性物流口岸,力爭到2035年,公鐵運力總規模達到4000萬噸、約占全市的1/6。
平谷地處京津冀三省市的交匯節點,位于馬坊鎮的京平綜合物流樞紐產業園具有“外聯內通”“近城而不進城”的區位優勢和“公鐵水航”多式聯運的便利條件。近年來,國家先后部署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強國、“雙碳”目標等戰略,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五子聯動”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決策部署,為打造首都物流高地指明了方向,京平綜合物流樞紐產業園迎來重大機遇。
平谷區委常委、副區長唐朝輝介紹,近年來平谷區堅持以服務首都發展為統領,把打造首都物流高地作為服務首都發展、融入首都五子聯動、建設高大尚平谷的重要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階段性成果。
2020年6月市政府專題研究通過了《京平綜合物流樞紐產業園發展規劃》,明確了園區規劃3.1平方公里的總占地面積,近期“一站三場”、遠期“兩站四場”的空間布局和農副產品、都市新零售、汽車后市場、數智物流、綠色礦建五大產業發展方向。目前普洛斯、阿里、正大等36家行業領軍企業和規上企業落戶園區,2021年1-10月園區總產值達到55億元、同比增長76%,呈現出“風景這邊獨好”的發展態勢。
在深入推進實施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京平綜合物流樞紐產業園先后獲得了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北京市公鐵融合一級物流樞紐等“八塊金字招牌”,海關、貨代、銀行、港務等配套服務均已入駐園區,疫情期間成為全市唯一進京蔬果中轉站和生產生活物資周轉基地,這些政策優勢和服務基礎為園區長遠發展插上了“翅膀”。
2022年將是京平綜合物流樞紐產業園區的項目年、關鍵年,平谷將做大流量規模,堅持改造與新建相結合、盤活存量與做多增量相結合,在改造既有鐵路“場站線”、大幅提升鐵路運力的基礎上,明年加快與京能集團合作推進南北場站、三平站貨物交接作業站和綜合場區規劃建設;做通“多式聯運”,常態化運營好“天津港—平谷馬坊”的海鐵聯運“五定”班列,聯合京鐵物流公司、天津港中鐵聯合公司申報實施“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深入探索港口服務內陸、內陸與港口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推動京平綜合物流樞紐成為國際貿易鐵路運輸系統重要節點,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做強產業集群,聚焦五大產業,圍繞“強鏈、增鏈、補鏈”,提升“質量、能量、體量”,努力把園區打造成為先進物流企業的成長地、創新地和功能地;做優物流體系,高效銜接干線運輸、區域分撥、城市配送等功能,完善“公轉鐵、散轉集、門對門”的綠色物流服務體系,與菜鳥網絡公司共建數字化商貿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切實增強園區專業化運營管理能力。
同時,積極推動中國(北京)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拓展,持續推進“兩報”“兩直”“兩即”等通關模式,提升海鐵聯運便利化水平。此外,我們將著力暢通農產品“上行”、消費品“下行”通道,助力打造“中國·平谷農業中關村”。
京平物流樞紐在京津冀地區的區位圖
馬坊物流基地1.2萬平方米電子商務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