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訊(記者 陳健男)近日,北京市西城區舉辦首場“兩會”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2022年,西城區計劃推進21項街區保護更新項目,以什剎海片區、“南中軸”大柵欄觀音寺片區、天橋片區為重點,先后啟動一批申請式退租項目。按照“五年不少于5000戶”的退租目標,統籌考慮資金、房源等各方面因素,成熟一批,推進一批。
圖為北京西城區召開“兩會”首場新聞發布會。千龍網記者 陳健男攝
西城區住房城市建設委副主任朱洲介紹,2021年,西城區繼續以落實核心區控規為首要目標,以“兩軸一環”為主線,持續打造各類城市更新項目。今年,平民通訊社、李大釗故居、京師女子師范學堂等保護提升項目,西安門大街環境整治提升項目,白塔寺宮門口東西岔胡同保護更新項目等重點項目實現亮相;地安門外大街空間品質提升項目、舊鼓樓大街街區更新項目基本完成;天橋演藝區文化探訪路街巷景觀及立面改造提升項目一期計劃12月中旬實現亮相。
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2021年啟動的35個小區,約8400套房屋、53萬平米,已完成審批程序,正在開展前期準備工作。推動2處危舊樓改建試點。審核加裝電梯16部。在全市首創“租賃置換”老舊小區改造新模式。2022年,西城區計劃新申報36個小區、6500套房屋、約52.5萬平米,至2025年,全區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市區產權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此外,西城區繼續積極支持配合央產單位實施央產老舊小區改造,目前西城區央產小區改造共計完成約200萬平米,列入改造計劃或正在組織實施共61個、約164.5萬平米。下一步,積極與央產單位進行對接,按照即將出臺的央產改造政策,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對20棟區屬直管公房未啟動的簡易樓,按照居民“意愿一致、先到先得”原則、參照申請式退租模式予以實施。持續推動老舊樓房加裝電梯工作,2025年之前,計劃每年增設不少于15部,并優先對居民達成統一意見、條件成熟的老舊樓房增設電梯。
朱洲表示,在城市設計方面,圍繞長安街(西城段)南北縱深一公里環境提升城市設計方案落地,繼續推動該區域重點項目。2022年,計劃編制完成宣西地區規劃綜合實施方案,就該地區街區需求、方向產業定位進行規劃研究。
在城市更新的工作路徑方面不斷探索。在平房院落“銀企合作促整院”模式基礎上,選擇成熟點位擴大試點范圍。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老城保護更新,盤活區域存量資源,加強項目自身“造血”能力。引導鼓勵社會企業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對參與改造的社會資本給予行政、資金、稅費和存量資源方面的支持,達到政府、企業和居民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