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11月29日)獲悉,《“十四五”時期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建設規劃》近日發布。規劃提出,到2025年,中關村示范區將率先建成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為北京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撐。2035年,中關村示范區將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和世界創新版圖重要一極。
規劃設定五個方面具體目標:深層次改革創新取得重要突破,基本形成具備前瞻性和包容性的新經濟制度環境;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顯著提升,突破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前沿引領技術和顛覆性技術;高精尖產業占據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產業自主安全水平和產業鏈韌性進一步提升;創新創業生態達到國際一流,形成與國際接軌的制度體系和治理模式;國際創新合作邁上新的臺階,全球創新資源配置能力和企業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十四五”期間,中關村示范區將探索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實施中關村高精尖產業強鏈工程,完善面向全國的“揭榜掛帥”機制,搭建高精尖產業協同創新平臺,加強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支持。
創建中關村科創金融試驗區,推動建設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北京證券交易所。在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完善全鏈條成果轉移轉化服務,支持高校、院所、研究型醫院等新建一批專業化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圍繞主導產業打造100家左右優質創業孵化服務機構。
推動一區多園協同發展,優化分園產業空間布局,支持各分園重點發展1-2個主導產業,推進組團發展模式。加強特色產業園建設,規劃建設提升一批特色產業園。實施園區分類管理,開展分園綜合評價,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高水平園區,探索建立整改、退出機制。
中關村示范區還將出臺國際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行動計劃,吸引集聚海外優秀人才。強化海創園載體功能,打造一批特色國際人才社區,推動建設國際化醫院、國際學校,提供有黏性的國際人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