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的喜報又來了!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昨日介紹,10月北京市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月均濃度25微克/立方米,創北京市有PM2.5監測記錄以來秋冬季(10月至次年3月)單月最低。1月至10月,PM2.5平均濃度為32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繼續保持最優。
10月份,全市全面啟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加快各項措施收尾,積極應對污染過程,深入實施“一微克”行動。
12月1日起,“京6B”汽柴油標準、非道路移動機械國四排放標準、高排放機械禁用區擴大等三項標準政策正式實施,目前首批“京6B”油品已上市銷售。全市累計淘汰國三汽油車9.9萬輛,累計推廣新能源車48.5萬輛。
嚴查細管揚塵污染。累計對揚塵治理不達標的156家工程進行通報,約談49家施工單位。緊盯道路遺撒問題,累計開展建筑垃圾聯合督導檢查38次,聯合執法1627次,移送違規線索4144處。
秋冬季是污染物排放相對較大,且氣象條件不利的時段。10月下旬,發生了兩次空氣污染過程,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全市上下迅速行動,聚焦空氣質量排名靠后的街道(鄉鎮)、熱點網格高值區等重點區域,重型柴油車、施工工地、績效評級低的企業等重點領域,夜間等重點時段,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查處各類大氣環境違法行為。經過全市共同努力,有效減緩了污染積累速度、降低了污染峰值,最終未出現重污染日。